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在未来四到五年内,仅基础设施就将拥有10万亿美元的市场。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民生银行(600016)(港股01988)董事长齐宏在昨日举行的2017年“一带一路”投融资峰会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和贸易等领域有很多投融资机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建、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形成海陆联动、东西互助的开放格局。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延生表示,到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更大进展,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和地中海的交通线路将基本畅通,西部地区将建成一条由西向南的重要国际陆路通道,泛亚铁路将成为连接中亚、西亚和波斯湾的铁路通道。
这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融资需求。齐宏表示,2016年,沿线60多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为23万亿美元,即使基础设施投资每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未来5年仍将有10万亿美元的市场。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今年1-10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投资111.8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1020.7亿美元。
“中国制造”和“中国制造”走出去,沿线国家的资源和能源进入中国,这与投融资、结算和现金管理等高效的金融服务密不可分。齐宏表示,中资银行有责任为“一带一路”服务。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提供了项目咨询、交易谈判、财税结构设计、跨境产业链匹配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前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也肯定了金融在“一带一路”中的支撑作用,并提出了四个着力点:一是继续加大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第二,商业金融机构继续发挥实力;三是整合国内资源,形成合力,确保金融“走出去”;第四,促进政策投资与商业化、市场化投资相辅相成。
此外,北京大学新街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基础设施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瓶颈,中国在提出基础设施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起点时有四个比较优势。
首先,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特别强。一方面,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世界的一半。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中国已经培养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团队。然而,美国已经过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在这方面没有这样的能力或比较优势。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资本投资。中国每年有3万亿外汇储备和2000-30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可用作基础设施投资的种子基金,以煽动其他主权基金或退休基金和商业贷款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智囊团,而且必须有工业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窗口机遇期,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丧失,将主动或被动地转移出去。中国这部分产业的规模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一般不到中国的一半,而中国恰好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
第四,发展理念和思路。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所形成的理论和思想,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比仅仅参考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更有参考价值。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可以给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们会非常欢迎和支持。
标题:专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空间超10万亿美元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