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84字,读完约10分钟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发展和加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关键时期。科学总结产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机遇,培育产业竞争的新优势,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实现“两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工业发展为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猛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该行业的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农产品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2万亿公斤以上,是1978年的两倍。肉、蛋、蔬菜、水果、鱼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人均份额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的实力不断增强。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是1978年的175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新的引擎。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三大产业发展更加均衡。123个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47.9%和23.9%分别调整到2017年的7.9%、40.5%和51.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形成了粮畜统筹、农牧渔业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大的产业基础、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重大项目稳步实施。服务业正朝着高效、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信息、物流和电子商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internet plus已广泛融入实体经济。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大力实施,R&D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研发支出将达到1750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70%,投资强度达到2.12%。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等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新形式、新模式蓬勃发展,促进了各产业的整合和升级。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产业分工的优势不断巩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和新的研发机构。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2017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27.8万亿元,增长14.2%。其中,国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占56.4%。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这些成就来之不易,需要珍惜。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较短,技术积累相对不足,目前中国工业发展在许多方面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如下:

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质量难以满足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造业规模庞大,但并不强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然不足。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存在大量低效的低端供应,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市场清理过程缓慢,这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技术研发的历史有很多债务,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中国在R&D的投资总规模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投资强度也低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3%左右。关键区域被他人控制的现象突出,尤其是高端设备、重要部件、集成电路、核心软件等。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很弱。2018年,世界500强品牌中只有37个来自mainland China。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制度交易成本仍然较高,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得到加强。市场准入许可尚未简化,部分领域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尚未清理,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尚未完全消除,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有待优化。

改革开放是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宝贵的产业发展经验。

尊重经济规律,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40年来,我们逐步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区分不同产业及其特征,采取有针对性和差异化措施,强化产业政策的竞争激励功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优化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权力下放,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过程中和过程后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失灵,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不断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和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形成的各种法规,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通顺畅的产权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执法力度加大,有效保护和激发了各经济主体的创新热情。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扩大对外开放,牢固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开放合作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我们将推动企业深入全球产业链,有效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大力推动多边贸易和投资发展,鼓励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外资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把引进资本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高端人才结合起来,推动外资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为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我们将继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推动部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将继续完善增加和扣除研发费用等政策,加大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力度。注重教育和人才引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准确对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形成各主体合作、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适时调整创新主导型产业升级模式,根据形势变化,主动从利用后发优势向更多创新驱动型主导发展转变,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利用向更多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转变。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高质量工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展望未来,中国工业发展有许多有利因素。习近平同志就促进工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新战略,指明了工业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工业基础不断增强,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人力资源总量丰富,拥有1亿多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人才。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继续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共识不断增强,各种要素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更加优化合理。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要实现中国工业由“大”向“强”的新跨越,建设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努力促进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动力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要求,“经济发展的重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 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行业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坚实保障。适应人们对绿色水和绿色山的期待,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产业体系建设,鼓励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培育先进生产和供给能力,扩大优质农产品、工业品和现代服务业供给,特别是尽快消除不利于医疗、教育、养老、设计和物流等领域优质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让更多群体受益于产业发展。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深化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推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培育和扩大更多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做好重点领域产能淘汰工作,协调好去杠杆化、降本补短板等各项工作,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我们将推动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推动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加强要素支持,尤其是创新动力。加强各级统筹协调、部门协调联动,更好地发挥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支撑作用。实施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产业政策、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良性互动。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多层次产业人才建设。开展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大众创业创新升级版。充分发挥创新第一推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着力弥补短板,加快推广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共同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我们将继续通过财税、金融、投融资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放松管制”改革,大力精简管理、下放权力、减免税费,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大幅减轻企业非税收入负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监管机制。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产业开放新格局建设。推进进出口优势对外贸易,提升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坚持进出口并重,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国际化布局。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完善全球服务保障机制,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技术和产能国际合作,支持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为各国人民提供更优质的中国产品和服务。(何)

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2018年8月8日,06)

责任:张洋

标题:加快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