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93字,读完约8分钟

在上海长宁区东方国际集团总部,醒目地展示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的铭牌。这些数字每隔一天就会跳动一次,这让整个团队的员工都“摩拳擦掌”。

东方国际集团的前身之一是有150年历史的上海纺织集团(以下简称“上海纺织”)。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科技+时尚”的转型,再到全球布局和跨国经营,它已经成为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商品交易会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上海纺织的“蝴蝶变化”具有样本意义。

壮士破摔旧国企“涅槃重生”

“上海纺织厂过去有250万锭,但现在已经减少到5万锭。经过大规模的重新安置,55万纺织工人已经减少到不到2万。”东方国际集团董事长董吉生用一系列简短的数字来描述企业的变化。

仅从数字的变化,人们就能感受到那一年令人激动的转变。实际的改革过程更加令人难忘。

从上海的现代机制纺织布局开始,纺织诞生了中国现代民族工业,被称为上海的“母亲工业”。20世纪50年代,纺织业作为上海金融的“第一支柱”,一直率先创造了最多的就业机会,在产值、利税和外汇出口方面均居第一位。这种模式直到1992年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崛起才被打破。

在一篇题为《从“摇钱树”到“苦菜花”再到“凤凰涅槃”的文章中,新华社高级记者吴富民记录了这段变化历史:

“在减少钢锭最困难的日子里,上海纺织工人知道他们将提前一天被解雇,但没有一家工厂拖慢钢锭出钢的进度。泪水盈眶,充满悲伤,顾全大局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忘记。

一位下岗再就业的上棉一厂工人事后平静地讲述了这段经历:真相并不深刻。在上海的黄金地段生产原纱和原布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你想打掉你习惯拿在手里的饭碗,味道真的很差!

上海纺织领导小组一次又一次来到已建立体系的下岗职工身边,动情地承诺打造21世纪上海纺织的全新形象,回报大家对纺织大调整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大家为纺织大调整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你说“壮汉摔断了手腕”是什么意思?这是。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消除该国生产能力的最早工作源于纺织业。除了工人的整体考虑,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为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创造了环境。航空公司空公司从下岗纺织女工中招聘“空嫂子”,纺织厂党委书记担任社区居委会书记……类似的消息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也为今天的产能搬迁工作提供了借鉴。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回顾过去,上海纺织产业的调整比全国纺织产业提前了五六年,比上海其他传统产业提前了五六年,赢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政策支持。原本应该被拆分的上海纺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最终得以保存并“涅槃重生”。

除了为轻装出行创造条件,上海的纺织结构调整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空的空间。佟吉生在2014年就职于上海纺织之前,曾在上海另一家国有企业上海建设集团工作过很长时间。在接受新工作后不久,他发现他在上海建造的许多标志性建筑都是在一家旧纺织厂的旧址上建造的。

2017年下半年,上海纺织集团和原东方国际集团联合重组为新的东方国际集团。新集团总资产为654亿元人民币,拥有7.2万名员工(占海外员工的50%)。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961亿元,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和上海最大的综合贸易集团。

瞄准高端“科技+时尚”,走得越来越宽

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是全国第一。汽车用纺织品的市场份额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时尚创意园的建设及其规模在全国尚属首例。上海时装周领先全国同行,在亚洲影响力最大。三合一内衣的市场份额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最高的...谈到今天的上海纺织,许多人都为五个“中国第一”而自豪。

正是转型时期确立的“科技+时尚”战略使上海纺织业走出了发展困境。

正如上海一厂的下岗工人所说,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劳动密集型纺织行业没有出路。在“第二次创业”中,上海纺织改变了以往依赖初级加工食品的格局,重组了大服装、大装饰、大工业纺织品三大支柱产业,走上了高端纺织发展之路。

耐高温纤维聚砜酰胺已经完成了国内大型平面窗帘面料的测试,带有智能芯片的酒店布已经进入高档酒店...上海纺织集团中央研究院支持这一系列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上海纺织先后成立了功能性面料、复合材料(车辆)、智能纺织品、航空空航天军用纺织材料和外贸特色产品五个研究所。计划三年内投资10亿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纺织的汽车纺织业务。在2017年完成对IAC集团汽车内饰业务的收购后,上海纺织已成为亚洲最大、最多元化和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内饰供应商,在全球拥有50家制造工厂。

“接下来,该企业将在上海设立全球管理总部和中国汽车内饰业务研发中心,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童吉生说。

纺织品和服装本质上与时尚密切相关。随着上海时尚之都的建设,上海纺织在时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东方国际集团总裁朱勇表示,该集团主办的上海时装周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目前已跻身世界五大时装周之列。世界时尚界有两个流派:一个以美国为代表,走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另一个以巴黎和米兰为代表,走传统的质量和工艺路线。上海时装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上海时装周(MODE)的成立,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原创设计品牌订购季。上海时装周与时装周相匹配,连接国内外买家和机构。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上海纺织利用剩余的纺织用地和厂房,先后建成了M50、尚洁Loft、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一系列时尚创意园区,成为上海“新时尚地标”。近年来,上海纺织开始输出M50文昌公园的运营模式,在浙江绍兴建设“水街一号”文昌公园,向长三角辐射时尚文化理念。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新成立的东方国际集团将进一步创新时尚园区的运营模式,打造一批新的著名时尚产业集聚地。与此同时,上海时装周将继续提升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全国性展会的社会影响力,并加快其向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行业综合服务提供商迈进。

全球布局开启上海“四大品牌”

2018年上半年,东方国际集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广办公室主任王兴德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旅行,并在20多个国家举办招展路演。最终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2800多家企业中,有100多家是由东方国际集团推荐的。

在谈到招展亮点时,王兴德解释道:除了海外优质食品和农产品,东方国际集团专注于高科技产品。一辆斯洛伐克制造的能飞的汽车被确认参加第一届进口商品交易会。瑞典池田公司的最新肿瘤治疗设备也将出现在进口博览会上。

招展的顺利进行源于东方国际在贸易领域的深厚积累。童吉生说,从外贸开始,上海纺织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与东方国际集团重组后,它甚至确立了“全球分销和跨国经营”的目标。

目前,东方国际集团的90家制造工厂中,有46家是海外工厂,覆盖五大洲。它有四个一流的海外实验室,其中三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以毛衫贸易为例,通过收购香港汇联,东方国际集团在全球拥有10家毛衫制造工厂,年生产能力为3800万件毛衫进行自营和代理,居世界第四位。这种布局不仅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力,还避免了贸易摩擦的风险。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原来出去承包工程,可能还是游击战。推进产能国际合作和优化布局是一场阵地战,对企业构成更大挑战。”童吉生说。

在全球分销的同时,东方国际集团也在全力推出“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例如,在“上海服务”领域,东方国际集团除了协助中国国际进口商品交易会招展外,还负责牵头筹备“综合贸易服务提供商联盟”,整合贸易、物流、金融资源,制定报关、报检、物流、贸易对接、商务旅行等“一站式”服务计划,为参加进口商品交易会的展商和买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王兴德表示,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东方国际集团作为上海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机会。目前,东方国际集团正在积极拓展进口业务,选择了两个平台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365天’常年展览交易平台”。“过去,东方国际的进出口比例是30: 70。借助世博平台,未来将逐步调整到50: 50。”

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曾经,上海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导全国,“上海的布,全国的服装;上海的风格,全国的趋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全盛时期。未来,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整合,以及“全球资源、中国一体化、上海总部和全球销售”的推广,东方国际集团正朝着1000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迈进。(何新荣)

责任:张洋

标题:上海纺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型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