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1字,读完约3分钟
在“校园伤害”的背后,既有社会问题,也有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命题
“不允许任何网上贷款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了校园贷款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上贷款”,并鼓励正规商业银行为大学生设立小额贷款,引起社会关注。
不久前,陕西省一名21岁的大学生朱晓因无法偿还校园贷款而跳江自杀,这成为这种灰色金融形态引发的又一场悲剧。校园贷款引发的每一次不幸背后,都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命运。事实上,非法校园贷款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和社会工具,学生是欺诈的目标。诸如“零门槛”、“无担保”和“高配额”之类的宣传无处不在,这使得大学生一旦借钱就陷入其中。这种病态模式和不良影响早已超越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因此,相关部门及时厘清界限,扫除校园贷款的灰色地带。
不仅有社会问题,还有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命题。正如有人所说,我们的大学生仍然缺乏金融和商业教育。例如,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管理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课程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和电子支付盛行的今天。想象一下,如果高校能与时俱进,加强财务常识教育,提高学生普及知识的理解水平,提高学生分析案件的防欺诈能力,提高学生培养金融业务的财务管理能力,那么即使不能穿上校园贷款的常规,学生也会心生警惕。目前,教育部要求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校园不良贷款预警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已经被借走,但是一个新的改变马甲的骗局可能会上演。加强金融和商业教育相当于为大学生穿上防欺诈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款的隐性增长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贷款机构利用较低的门槛欺骗学生,让他们上当;第二,大学生缺乏理财知识;第三,虚荣。在这方面,大学生需要在学习财务常识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当我的收入不能满足我的消费,我的能力不能满足我的欲望时,我该怎么办?面对紧张的经济形势,你是否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这需要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和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你不擅长自我管理,你最终会迷失自我。
“花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梦想。”贷款消费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所以没有必要给合理追求贴上标签,也不应该将其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款被禁止时,合法贷款资源的供应也应该增加。据报道,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向大学生发放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妨做好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的工作,让真正有需要的大学生能够更方便地获得金融支持,有尊严、有能力发放贷款。
扫除非法校园贷款表明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与时俱进。学生有机会掌握现代金融常识,更好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这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05版)
标题: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时评)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