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1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范

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和改善,供应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6月17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未来需要进行长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目标是提高长期生产率,长期改革的具体内容需要坚持“一个核心、两个支柱”。

继续稳定和提高

“中国经济已成功走出谷底,风险和压力已初步释放,供应方面的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风亮告诉记者,2017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反弹和分化。在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的国内宏观政策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和好转趋势,许多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改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个季度回升,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经济开局良好。

“一核心两支柱”:未来供给侧改革关键

在当前宏观政策调整的基调下,刘风亮预测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放缓,而民间投资的反弹仍有待观察。弥补前者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差距是非常不可能的。向下的压力会逐渐出现;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国际周期将在短期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组发布的《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期报告》,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7%,消费价格指数为2%。

未来需要更长期的供应方结构改革

刘元春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经济需要跨越三个障碍:一是金融整顿和房地产治理,否则经济“去现实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将大大降低;二是国有企业改革,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第三是政府改革。如果我们仅仅按照现有模式加快本地投资,我们将很难升级和发展新的经济周期。此外,新经济周期的升级需要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政府打破监管,放开对空的投资,真正使第三产业向所有商业实体开放。”

“一核心两支柱”:未来供给侧改革关键

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对一、一减一补”,这是对当前迫切的供给侧问题的有针对性的直接改革。例如,高杠杆是中国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只有通过去杠杆化才能疏通宏观传导机制。

刘元春认为,目前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对较短,未来需要长期的供应方结构改革,目标是提高长期生产率。长期改革的具体内容需要坚持“一个核心、两个支柱”。

“一个核心”是重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新常态需要新的动能,新的动能需要新的政治和商业关系。市场与政府之间原有的边界更多的是要素驱动模式的产物,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环境。需要塑造创新导向的政治和商业关系。“两大支柱”是以金融体制为代表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和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核心两支柱”:未来供给侧改革关键

刘元春说,通过这些改革,一方面解决了经济传导中的结构性问题,重塑了中国的经济传导路径,激活了国内经济;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潜在生产力,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短期内,为了给新的改革提供时间和/或时间,有必要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政策的作用。由于目前阻碍宏观经济传导的核心在于高杠杆率,有必要通过有序的金融去杠杆化进一步降低经济的整体杠杆率。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防止竞争性监管扩大监管要求,并需要更多的协调。同时,在货币政策中应更加关注市场利率,加快将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设定。财政政策需要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供应方结构改革应该反映新的特点

“一核心两支柱”:未来供给侧改革关键

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短期国内宏观经济传导和长期生产率下降。刘风亮说,这体现了中国经济周期性衰退中积累的各种风险的释放与国内政策收紧、传统动能减弱和新周期酝酿之间的各种结构性矛盾。

刘风亮表示,本轮改革是在新常态下进行的,以供给方结构改革为核心的新改革与以往改革相比应体现出以下新特点。

这一轮改革需要避免受到国内生产总值竞争排名的推动。在新常态下,经济质量比经济数量更重要。由于质量是多维的,一维的定量竞争不再适用,这只会导致局部对某些定量目标的关注,而忽略其他目标。

这一轮改革需要将改革的主导权从地方政府提升到中央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竞争等数量经济竞争环境中,为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改革。然而,现有的以质量为导向的多目标改革需要中央的统一协调。

新一轮改革需要关注“四种意识”下的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估。面对新一轮改革,国内生产总值没有简单的竞争,因此有必要加大监督力度,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如何在“四种意识”下创新,更好地实施改革,确保主体责任。

强化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当改革由中央部委牵头时,最大的问题是不同部门和地方之间的协调。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日常协调职能,工作需要规范化。

标题:“一核心两支柱”:未来供给侧改革关键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