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96字,读完约8分钟
最近,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话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防范金融风险,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这被认为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调。市场已从关注一家银行和三家协会的合并,转向讨论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那么如何解决混合监管的问题呢?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将如何发展?凤凰财经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上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并逐一回答了提问。
目前,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更加务实
记者:目前,关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讨论很多。最初,该主题可能侧重于三个协会合并的前景,而最近市场关注的焦点已转向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胡滨:我认为监管制度的改革是全面的。目前,我们强调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当前发展形势确定的,这是一个更为务实的考虑。今后,金融机构对组织系统的监督可能会有重大改革。然而,在组织制度改革路径尚未明确之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监督协调机制的落地,进而制度化和物化。因此,这是一个改革秩序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接一个的秩序。Xi总书记表示,协调与合作应协调现有的独立监管机构,使它们能够协调和监管现有的跨境金融风险。
记者:是不是因为金融稳定,我们现在不考虑合并监管机构?还是有其他问题?
胡滨:事实上,金融机构的组织体制改革一直在讨论之中。在早期阶段,进行了一些调查,包括一些智囊团。然而,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各方面,包括汇编、组织建立和体制框架。这是一项系统的改革,不能简单地通过合并或分离几个机构来完成。这次体制改革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但是在这个系统的计划改革之前,我们应该先考虑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你认为在这三次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监督协调机制是一定的吗?
胡滨:不,这是人们更多讨论的话题。首先,我认为从我们的政策取向来看,包括中央政府发布的一些文件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调动,在侧重点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且更加强调金融监管和协调机制。第二,从我们多年的政策研究来看,我们也倾向于采纳这一观点,而且我们几年前也提出了这一观点。金融监管改革应该有一个逻辑起点。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它?我应该去哪里?变化的相关性在哪里?通过这些改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记者:如果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机制,有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你有什么建议?
胡滨:事实上,现在我们有了一些雏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整个金融改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需要做的是将其制度化和具体化,并通过规范性文件和国务院形式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名字是什么并不重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真正发挥协调实体和机构的作用,真正解决党和其他监管机构三次会议之间的协调问题,如如何协调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境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
事实上,最近一些关于资产管理的新规定也涉及监管协调问题。由于这些规定涉及到几个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来推动这些规定,这显然不是一个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类似于未来,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我该怎么办?各部委不可能每次都联合发布文件,这就要求一个实体进一步制度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建立一个新机构,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吗?会有更多的程序吗?它会取代或混淆央行的角色吗?它们各自的界限是什么?
胡滨:这个机构不是金融监管机构,而是监管的协调机构。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不像一般的监管部门,需要设立二级部门或地方监管部门。此外,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过分的做法。过度措施是指在监管体制改革结构被系统、全面地设计之前所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许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我们将来也会进行混业监管。此时,我们可能需要系统地、演绎地重组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记者:你说这是一个过分的措施。你认为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监管形式?
胡滨:这个问题很复杂。传统的思维方式可能认为混业监管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解决协调问题。尽管德国和欧盟都采用混合行业的统一监管模式,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监管比行业监管好得多,这还有待观察。我们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金融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容易完成。一旦完成,这将是一个系统的变化。
无论金融业对gdp的贡献是否太高,你都不能只看数据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防范金融风险。有人认为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过大。你认为目前的风险水平如何?太高了吗?
胡滨:实际上,这反映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二,它真的很高吗?关键是要看这个比率在实体经济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如果这种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那就有问题了。如果它真的有助于实体经济,并带来一些好处,如利润,比例不成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这不是数量而是它的实际贡献。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表达金融的价值,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目前,金融效率不足以服务于实体经济。
此外,要警惕金融发展带来的风险引发的系统性危机,即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
有必要密切关注房价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记者:目前,市场更加关注房地产相关贷款的风险。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一步升级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大量的高地价强占行为。从长远来看,房地产各方面的贷款风险越来越大。这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吗?
胡滨:首先,整体风险是可控的。金融机构是审慎的,他们对企业或个人的借贷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目前,还没有因房地产引发金融风险的大案。第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尤其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一些泡沫很可能会出现。在泡沫破裂后,房价很可能会崩溃,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对金融体系的攻击,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防范。
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产品的监管
记者:近年来,p2p平台运行频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混乱持续不断。最近,互联网金融业也迎来了最严格的监管,如银监会发布的《同业拆借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今年年初发布的第三方支付准备金,该准备金支付给央行集中托管。那么,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我们如何避免这一创新领域中的“抓与死、放与活”的方式呢?
胡滨:这也是我们出版《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十大原则》的初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希望这十项先进原则能促进网络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是体制改革,比如目前监管机构的组织体制改革相对不重要,监管协调机制是目前最重要的,迫切需要建立实质性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第二,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的被动、合规的监督模式转变为主动、包容的监督模式。第三,机制创新。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监管机制,建立监管沙箱,促进创新。最后,完善风险防控监管。强化监管技术(regtech)、经济技术、科学技术,通过提高监管技术水平,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在我看来,这四项监管改革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常重要。
要转变监督观念,就要有监督机制。例如,创新监管的审批方式肯定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版的沙箱计划?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相对兼容的适应创新的监管体系和机制,让所有能够提高实体经济市场效率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顺利、便捷、安全地推出。
Mpa改进只是监督的一部分。今后,建议进行机构改革,以解决根本问题
记者:mpa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最近,有很多消息说,按揭比率和银行间存款证将被包括在内。你怎么想呢?
胡滨:我认为央行引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初衷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考虑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其目标设计已经明确。至于引入这类规则,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加以考虑,并不断完善。
然而,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机构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颁布的规则。今后,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计划,结合金融监管改革,包括概念转变、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和加强监管技术,设计一个有效和宏观审慎的管理结构和政策结构。
此次调整是央行根据自身职能出台的一些具体监管措施。今后,我建议要统筹考虑,在协调与合作方面进行机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标题:社科院学者详解金融监管改革 为何不合并“一行三会”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