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链家的统计,有超过1.3亿年轻人租房。业内人士认为,“购租并举”正成为中国房地产长期机制的一部分。
早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很明显,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供应商多元化、业务服务规范化、租赁关系稳定化的房屋租赁市场体系。
今年7月,9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通知》,选择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住房租赁试点。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和推广一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实验成果。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2017年是中国历史上租赁政策最密集的一年。仅在8月份,就有超过14个城市或部门出台了17项鼓励房地产租赁的政策。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8个以上的省份和25个以上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杭州、郑州、成都等城市。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政策已经全部出台。具体来说,北京将在未来五年内建造150万套住房,其中包括50万套出租住房。据上海市介绍,在“十三五”期间,出租房屋的土地供应约占31%,共推出70万套出租房屋。广州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出825万平方米的租赁住房用地,预计将提供15万套租赁住房。在深圳,“十三五”期间,将建设40万套人才住宅,其中70%为出租房。
同一政策咨询研究部主任张宏伟表示,短期内租房不是目的,租房后买房是最终目标。对于一些仍在推进城市化的城市来说,关键是通过租购并举吸引更多的人才,最终实现就业和住房,确保城市工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提醒说,租赁政策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但关键是要有更灵活的租赁政策,否则租赁将永远是一种过渡模式,而不是主导产品模式。
“人才之战”已经悄然开始
城市之间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人才的竞争。越有吸引力,越能留住人,城市的居住价值就越高。
目前,一、二线城市拥有较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优质资源将继续集中在这些城市。一线和二线城市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四线城市。无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还是从世界经验来看,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在未来都将继续泛滥,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当人们选择城市时,就综合住宅价值而言,他们更喜欢一线城市。
二线和三线城市也清楚地认识到,人才城市有未来,他们吸引拥有住房、户口、高额补贴、人才服务、产业集群等的人才。
今年5月,Xi提出“五年投资38亿,吸引100万人才”的目标;今年6月,武汉高喊“支持数百万大学生留在中国创业就业”,并实施了18项户籍政策调整,大学生基本实现了“零门槛”;紧接着,长沙提出在五年内吸引100万人才;今年7月,成都表示将大力实施“融券”计划,并实施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书落户制度。
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告诉记者,要留住人才,就要营造创业创新的环境,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完整创业链。许多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去了上游的北方、广州和深圳,集中在互联网、媒体和金融行业,很难在二三线城市找到工作。
住房压力影响沉降
虽然一线城市拥有吸引人才的优质资源,但买房的压力已成为其缺点之一。业内人士表示,除广州外,四个传统一线城市购房压力相对较大,不利于长期留住人才。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城市房价收入比可以反映城市购房压力,当购房压力超过人们的预期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整体居住选择。由此可见,深圳、上海和北京的购房压力最大。虽然他们的收入也在前列,但由于房价高,购房压力比其他城市大;武汉、重庆和苏州的购房压力处于同一水平,这是合理的。成都买房压力最小,人们买房时心理负担最小。
严跃进坦言,买房压力已经成为一线城市的一大问题。目前,一线城市仍是总部经济的所在地,尤其是各种就业机会,对年轻人才有吸引力,但大城市解决住房和落户问题。从就业归属感来看,许多就业人员来自三个四线城市省份,省会城市相对更具吸引力。
此外,严跃进补充说,年轻人去大城市旅游还是有必要的,但他们应该务实,关注城市生活,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做好规划,以免被动。
如今,在考虑城市的居住价值时,人口吸附和购房压力等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城市的居住价值将更加立体化和人性化。
年轻人才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城市定居?由《中国商报》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将于9月26日在上海召开,届时将发布《2017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这将为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改革带来重要的探索和启示。
标题: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成形 在哪里定居最无忧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