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2字,读完约7分钟

天月勇杨海平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突出了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主题。从历史经验来看,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和蔓延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管理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业务边界失效有着内在联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早期发生的金融混乱和系统性风险传染压力与风险偏好管理的缺失和失败有很大关系。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防范和控制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积极优化风险偏好管理。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深化与战略管理的协同作用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平衡,与战略处于同一水平,风险偏好是战略的风险维度。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言,风险偏好和战略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决定业务发展的方向和边界,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从银行内部治理来看,风险偏好管理和战略管理相对独立,但就其载体和形式(风险偏好声明和战略规划)而言,整合趋势明显,风险偏好和战略管理最终将在分散治理下统一。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考虑到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严格监管的现实以及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与战略管理的协同作用。

首先,在确定业务方向时实现协同。在制定风险偏好表的过程中,要从战略方向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真正理清战略方向和业务界限,既要在战略混乱时期指导业务发展方向,又要充分发挥风险偏好在抑制战略漂移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该战略局限于国家政策和监管指导一致的领域。确保战略和风险管理的方向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优势保持高度一致的映射关系;另一方面,该策略被限制为与经济周期和整体风险状况相一致。确保资产负债表内外的资源按照战略和风险两个维度的既定方向进行分配,引导资产负债表按照战略和风险两个维度的既定方向进行调整,并确保战略和风险偏好包含在表中。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第二,在确定战略顺序时实现协同。充分发挥风险偏好对战略的制约作用,通过协同管理确定战略方向和业务优先级,按照预先确定的优先级顺序配置银行关键资源(信贷规模、经济资本、成本预算和人力资源),实现战略重点。

第三,实现风险偏好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协同。实现风险偏好传递过程与战略分解和传递过程的协调。促进风险偏好管理闭环与战略管理闭环中每个关键节点的紧密合作。

细化传播的责任和内容

风险偏好能否真正强化业务边界和风险边界,取决于风险偏好声明的内容能否有效转化为风险政策、工作计划、营销指南、准入依据、定价策略、谈判底线等。鉴于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去产能和去杠杆化过程中不断上升,资产负债配置和风险管理方向难以把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量化和细化风险偏好传递的责任和内容。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量化和细化传递责任就是沿着风险偏好的传递路径实施各个环节的责任。目前,银行业风险偏好的传导路径相对成熟:风险偏好投射在资本规划和资本供求关系上,形成资本的整体约束和风险承受能力。在一定的风险和资本约束下,管理层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限额,这些政策和限额会影响具体的业务规划,直到形成具体的业务决策和扩展方向。要点如下:第一,沿着风险偏好的传导路径,合理确定各环节的责任部门,明确其传导载体,明确其基础和与前一环节的主导关系。例如,明确资本规划和资本管理的责任部门,通过制度保证风险偏好在资本规划和资本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明确各类风险管理政策的责任部门,确保风险管理政策与系统风险偏好之间的关系。明确业务部门的具体业务部门、业务计划和营销行为受风险管理政策的约束。二是将风险偏好的传导纳入激励约束机制,量化传导责任,并追究传导不利部门的责任。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要量化和细化传递内容,关键点如下:首先,在资本规划的基础上细化资本预算。更准确地预测资本来源,更精细地配置资本,以此为起点,传递风险偏好,协调风险边界和业务边界。二是根据战略和风险偏好确定的方向,对容忍度指标进行精细分解,对成本预算、信用额度等资源进行精细配置,引导业务单元积极选择市场和客户,推进风险壁垒,积极管理风险。第三,大力提高风险政策的效率。考察风险偏好管理的失败案例,风险管理政策的低效是风险偏好传导中断的主要原因,也是风险管理失控的根本原因。结合当前形势,我们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提高风险管理政策的效率:加强风险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和时变性。一方面,在风险偏好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信贷政策、整体资产负债配置策略、交易账户资产配置策略、表外金融资产配置策略、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政策、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等。·管理业务边界并加强风险管理政策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根据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行业发展状况、风险预警和风险暴露情况,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根据宏观、中观、微观流动性变化和金融市场波动,及时调整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银行账户利率管理政策、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交叉风险管理政策。通过提高风险政策的响应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政策的时间可变性,改善其对业务运营的指导,并确保业务运营始终在预先确定的业务和风险界限内。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优化新产品和服务的管理

从经营管理的实际观察,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偏离了风险偏好,跨越风险边界的起点往往在于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在追求利润的趋势下,一些商业银行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伪创新,这种伪创新偏离了事先设定的业务和风险界限,进而使所承担的风险超出了其管理能力。因此,加强和优化新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是遏制战略漂移、坚持风险偏好的关键环节。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首先,提升新产品和新业务的管理水平。建立系统创新的业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建设和流程梳理。在风险偏好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明确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大力纠正产品和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监管当局提出了几个原则,如实际需求原则、风险可控原则、成本可计算原则、简单实用原则等。从风险偏好管理的角度来看,应重点强化以下原则:一是实体经济和战略导向原则,即根据服务实体经济和战略导向的需要进行创新,新产品和服务为战略服务。其次,监管导向和合规导向确保业务定义、流程、相关法律关系和合同文本符合监管要求。第三,风险管理导向是确保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能够根据其本质进行识别和衡量,能够得到充分的管理和定价,以确保raroc等指标满足风险偏好要求。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第三,进一步优化新产品投产前的评估。根据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指引,商业银行在需求调研、项目立项与设计、开发与测试、风险评估、审批、生产前培训、生产与销售、后评估等方面应要求落实到位。特别是在风险评估和后评估中,有必要充分揭示和证明该产品和业务符合风险偏好和风险政策。

四是严格控制重点领域创新。首先,应注重资本业务、银行间业务、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目前,这一领域的监管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应严格审查复杂的交易结构、产品模型和多层嵌套关系,将业务限制在风险范围内。第二,严格控制金融技术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业务总体上是标准化的,但利用金融技术进行创新需要在业务系统中嵌入合规要求,风险评估也很复杂。因此,有必要利用金融技术进行模拟测试,充分考虑此类产品和业务的风险偏好以及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管理政策合规性。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本课题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人才创新团队科研项目“中小银行转型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是内蒙古银行副行长、内蒙古银行博士后管理处处长)

标题:优化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