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46字,读完约15分钟
近年来,辽宁提出将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将大连建设成为国家认可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13年,《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专项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了沈阳在建设东北金融中心中的主导地位。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大连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2015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产业金融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沈阳、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巩固产业金融和航运金融错位发展格局”。至此,沈阳和大连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目标已经正式确立。一个国家建立双金融中心的情况很少,一个省建立双金融中心的情况更少。如何在一个省内建立双金融中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
从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前几位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和卢森堡的发展实践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金融中心的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不在于一个经济体的土地面积、经济总量、人口和各指标的全球比重,而在于市场对金融服务能力、信息获取便利性、对外经济影响力和地理优势等因素的综合认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纽约,经济规模较小的是新加坡和卢森堡。从地理优势来看,所有国际金融中心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海运、陆运或空运输的国际运输枢纽;从对外部经济的影响来看,所有金融中心都有领先的市场,可以影响全球一个或多个领域的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从服务能力和信息获取便利性来看,许多国际金融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相关中介服务和信息获取等金融市场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发达、便捷。
(二)差异化定位。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市场中,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不同的和异质的,形成了一种客观的和互补的格局。纽约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同样重视国内和国际市场;伦敦已经从欧洲美元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服务离岸市场为重点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证券市场很发达,重点是新股上市。目前,不断巩固人民币全球离岸业务中心的地位;新加坡重点发展亚洲美元市场,建设亚洲资产管理中心;卢森堡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良好的商业环境。经济因素可以在国际金融中心自由流动和交易。国际金融中心通过金融自由化增强其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吸引力,如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给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允许混合经营以及给予税收优惠。通过贸易、经营、资本进出和人员进出便利化,营造宽松公平的商业环境和透明高效的监管环境。
(4)微观市场的全球视野。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国际基金的能力,这种能力完全基于微观市场。建设金融中心,必须以微观市场建设为切入点,同时统筹国内市场、制度体系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建立国内能力的同时建立跨国能力,既要考虑本国的金融家,又要放眼全球,充分考虑其他国家金融家的需求。纽约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最典型的。
(5)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当地经济对世界影响的增强,它自然是通过资源的自然集聚而形成的,如纽约和伦敦;另一种是由政府领导并有意识地推动,如香港、新加坡和卢森堡。
(六)与经济总量无关,但与开放程度有关。除了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和卢森堡都无法在国际经济总量排名中达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是英国,尽管其经济实力下降,但这并不妨碍其保持最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在欧洲市场形成之初,英国金融管理当局顶住了社会、政府甚至国会的压力,坚持开放精神,同意发行欧洲债券,建立了欧洲美元市场,为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中国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已经25年了。根据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的信息,2016年中国前三大金融中心是上海、北京和深圳,它们都属于国家金融中心。此外,天津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对同样以发展制造业为重点的沈阳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中心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主要特点:
(a)政府领导了这次促销活动。中国金融中心建设基本上是一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并且有着明确的定位。以上海为例。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上海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2004年2月,根据中央政府对上海的定位,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另一个例子是深圳。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建设国家金融中心,再到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中心,地方政府逐步规划和推进。
(二)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深圳为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30多年来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建立了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奠定了国家金融中心的基础和地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首先是由浦东的改革开放带动的,然后是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措施推动的。
(3)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目前,国内金融中心,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区域性的,都依赖并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上海金融中心建立之初,立足国内经济,依托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基础。同时,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建议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趋势,引导金融资源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创新链和产业链。另一个例子是深圳,它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目标。结合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规划,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金融支持。,构建产业与金融互动共生的发展模式,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4)以微观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异化定位相似,国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有其侧重点。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上海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集中的地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市场均位于上海,国际化交易平台逐步建立;北京是全国金融监管中心、资金调度中心、金融批发中心和金融机构总部基地;天津以发展融资租赁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融资租赁产业政策体系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天津成为融资租赁产业的集聚地和相关政策的先行地。融资租赁业的机构实力和业务规模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深圳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后台基地、培训基地、创新基地、融资基地等服务功能的建设,以获得相对发展优势,逐步形成凝聚力和辐射力。
(5)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样,国内各金融中心都十分重视优化金融法制环境,完善会计、法律、评估、评级、信息和服务外包等金融专业服务体系,为金融中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坚持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金融资金三聚。无论是国内金融中心还是国际金融中心,相关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数量都将在形成过程中或形成结果中扩大,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金融资金将形成集聚;人才和资金的聚集进一步促进了机构的聚集,这些机构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因此,各金融中心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机构、人才和资金的集聚,增强集聚效应。
从上述国际和国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金融中心的形成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金融中心的不同主营业务或微观市场上,这也是多个金融中心共存的前提。从这个逻辑来看,现实并不排除在一个行政区域这么大的国家内存在一个或多个金融中心。一个地区或类似地区多个金融中心共存的关键在于,它们的主要业务各有侧重,形成定位明确、差异化互补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因此,辽宁建立沈阳和大连双重金融中心的构想不存在理论障碍。关键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定位。重叠,都死了;分化、共存、相互促进。
沈阳与大连错位发展
两个区域性金融中心
沈阳和大连位于辽宁自由贸易区三个区域中的两个,属于东北改革开放的前沿。目前,它们都是辽宁的金融中心,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和金融有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双金融中心建设,应结合两地的特点和优势,明确定位,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一)沈阳应立足于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成为金融中心
1.沈阳建设金融中心的优势
首先是区位优势。沈阳是中国东北最大的城市,位于东北亚的中心节点。它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的许多重要城市相距不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第二,实体经济和重点行业的大力支持。经济实力位居东北三省前列。“沈阳经济区”由以沈阳为中心的八个城市组成,其经济总量占辽宁省的52%,东北三省的27%。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空、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产品制造等重点产业已经形成。机器人、航空空、集成电路设备、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和生物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进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试点行列。
第三,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高。沈阳是辽宁自由贸易区的三大区域之一,属于东北改革开放的前沿。“十二五”期间,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与德国产业4.0联盟全面合作,“沈”货运列车开通运营,东北海关通关一体化启动;沈阳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营口港法库陆港开始运营;2016年,辽宁省有120多家“走出去”企业,利用外资十分便利。
第四,金融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初步形成。2015年,沈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2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2%,同比增长19.2%,居沈阳各行业首位。金融机构具有强大的集聚力。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金融机构814家,金融总部16家,分支机构及以上金融机构154家,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机构门类齐全。中国东北第一家私人银行、财产保险公司总部和金融租赁公司总部已获准落户沈阳。中央银行和三个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都设在沈阳,在政策和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资本集聚的抑制效应明显。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辽宁省的1/3和东北三省的1/6;2016年,证券交易量为3.63万亿元,保费收入为304亿元,位居东北前列;主要金融市场活跃程度领先东北三省,工行票据中心是东北最大的票据市场,沈阳联合资产产权交易所是辐射东北的房地产市场,辽宁产权交易中心是全省唯一的产权交易市场。
2.金融中心发展的切入点
沈阳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沈阳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沈阳未来发展的新引擎。金融必须满足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大、生产周期长、资产重、资本周转慢、初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空市场大等特点,提供适合资产购买、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的金融形式和服务。建议采用以下模式和类型:一是由工商企业发起服务于本企业;二是以服务设备制造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为重点的投资公司、各类产业基金(主要包括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拓展项目融资和产权融资渠道)和金融控股集团;三是支持和服务上述企业、行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公司;第四,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交易平台。
(2)大连应立足于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依托大型商务写字楼发展金融中心
1.大连建设金融中心的优势
首先是区位优势。大连拥有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外贸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具有良好的航运辐射能力。
第二,经济基础雄厚,重点产业支撑有力。近年来,辽宁省经济持续下滑,甚至全省呈现负增长。大连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航运经济的区域服务辐射能力强。2016年,大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58.3万标准箱,占东北外贸集装箱业务的90%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航运物流、金融保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继续稳步发展,服务业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42%上升至2016年的51.4%。
第三,自主创新能力雄厚。大连已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及近300个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完善。
第四,区域金融服务有良好的基础。2016年,大连金融业增加值为740亿元,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9%,金融业贡献地方税收66.8亿元,占全市地方税收的16.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辽宁省的30%,东北三省的15.7%。金融机构的集聚。截至2016年底,大连共有金融理财服务机构756家,包括金融机构法人及分支机构、境内外投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股权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第三方支付、保险资产管理、产业投资等机构。跨境贸易得到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辽宁省的55.2%。大企业办公室的主导作用非常突出。2016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实现全国商品期货市场商品交易量和交易量的30%以上,日均存款1180亿元,年末头寸占全国商品期货市场的44.9%。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2015年,继上海、深圳和北京之后,大连成为第四个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国内城市。
2.金融中心发展的切入点
基于大连的特点,我们应该坚持双向发展的道路。一是适应大连港口、航运、造船等特色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港口、航运和航运金融,形成独特的金融产品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第二,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定价优势和资金、资源的集聚放大效应,强化其作为东北和环渤海经济圈唯一衍生品交易所的主导作用,实现农产品市场向综合市场、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跨越。 并在这个大型商业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煤炭、塑料、油脂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础上,在亚洲乃至全球建立一个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
政策建议
(一)根据特点,放宽相关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建议赋予沈阳、大连金融监管部门审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典当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权力,以充实市场主体。
(二)进一步争取和充分利用税收优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东北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加快固定资产折旧,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融资租赁购买固定资产的相关费用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税收减免鼓励措施,如重点支持领域的金融服务税收优惠政策和津渝金融机构个人所得税激励政策,以增强本地区对资金、人才和机构的吸引力。
(3)完善市场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逐步建立适应沈阳、大连金融改革创新要求的政策支持体系和金融产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金融法制环境,严格失信惩戒措施,恢复信用体系和市场信心。积极培育金融专业服务体系,如完善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专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与大连航运中心相适应的国际结算、外汇交易、航运保险等配套服务体系。
(4)推进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区,辽宁自由贸易区的总体定位和沈阳、大连的重点发展区域应与沈阳、大连的金融中心建设相衔接,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心建设应共同推进。借助自贸区建设,两地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沈阳和大连经济金融的辐射带动力将得到提升,二元金融中心的形成将加快。
(第一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副行长)
标题:辽宁建设双金融中心问题研究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