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63字,读完约5分钟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李海霞)23日上午,为迎接将于今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论坛”,来自政府、学术界、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及相关领域的人士齐聚北京,参加由“一带一路梅花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举办的首届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和援助,顺应历史潮流,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为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路做出贡献。

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而且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成为国际合作的一大热点。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8158个,新签合同金额126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同期在华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的51%;营业额达到759.7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同期总额的47.7%。

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美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主席、乐视财经首席执行官王永利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原一轮全球化开始萎缩,出现所谓反全球化担忧之际提出的。“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实现全球共享文明的必然方向。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对于重新探索全球化的新模式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金融项目,而是一个关乎全球发展的大构想。”

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的重要起点。

正如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帆教授所说,“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的互利是短暂的,但文化认同是一件大事,对现在和未来都有好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交流、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的多重信息,也与繁荣和发展相关。

文化产业日益体现为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在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坚持创新驱动,以供方改革为主线,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爱基础、爱净值、爱信息),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或领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和热烈的讨论。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论家协会理事、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玉栋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创,不是中国独唱,而是各国交响。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制度、人民的素质、性格和禀赋缺乏真正的了解;传统形象可能不适应当前“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中国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梅花和牡丹,即坚忍、开放和包容;这种精神气质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认可,以便于合作。

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姚玉栋预测,当中国经济在203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一带一路”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他认为,世界主要央行即将缩减规模,无法为世界经济提供流动性。人民币将在补充流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往哪里填?优先考虑的可能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其中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所有交通和商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沿途整个文明的进步。一旦交通和商业衰退,随着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很快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使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文化领域仍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关庆友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优势产能的合作,是文化产业的贸易和相互投资。一方面,文化需要传承,另一方面,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播。

关庆友认为,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会受到高度重视。“要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叙事应该宏大,同时落地应该微观。文化品牌与城市名片一致。如何利用我们的创意,将城市名片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本土优势资源相结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和文化产品,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杨涛认为,“一带一路”计划的推进现在包括更系统的顶层设计、一些宏大的叙事和一些按照既定思路逐步推进的过程。事实上,我们应该考虑从一些相对小的东西开始,小的文化产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喜欢的一些小东西,这可能是未来考虑的重点。

杨涛说,在未来,我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人民,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思考,看看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单方面地从供应上推动。这可能要求我们更准确地考虑不同国家和不同背景的文化和市场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斌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的核心形式和最有效的形式。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中国恰好赶上了互联网。要做好“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应该是由易到难,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第一是提炼共同的文化需求,第二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第三是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第四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政策协调。

标题:专家热议“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奏曲而是各国交响曲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