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4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中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仍面临一些瓶颈,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依赖于科学家的头脑,这是最难掌握的。许多研究创新的学者认为,创新没有药方,创新是可以实现的。然而,科技创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劳逸结合”就是其中之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大学者,成大事者,问三界:‘昨夜西风枯青树。’。独自爬上高楼,看看世界。“这个情况也一样。当我的衣服被加宽时,我永远不会后悔,当我从伊拉克消失时,我将会憔悴。这两个条件也一样。每个人都找了他上千次,但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三个条件也一样。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这句名言,可以说第一个境界是高瞻远瞩,选择正确的目标;第二个境界是苦尽甘来,不吃不睡;第三个境界是豁然开朗,得心应手。综上所述,这三个领域可以称之为“作息结合”,因为科技创新往往是在“工作”(第一和第二个领域)和“休闲”(第三个领域)的基础上获得的。同样,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认为,科技创新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酝酿阶段,科学家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煞费苦心地探索;第二个阶段是启发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们经常会不经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方案。例如,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对称量国王金冠的问题感到困惑。但是在洗澡时,头脑突然似乎明白了法律。他太激动了,以至于大喊“我找到了。”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研究了苯的分子结构,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在面对炉子的沙发上睡着了。突然,一串原子出现在他的梦里,像一条金色的蛇一样跳舞,最后咬住了他的尾巴。醒来后,受梦的启发,凯库勒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阿基米德洗澡的灵感和凯库勒的梦都是在他极度努力工作后精神放松时出现的。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当然,科技创新的“逃避”不是放弃研究或沉溺于快乐,而是在放松片刻后摆脱各种刻板印象。如果你想经历“山川之后无解疑”的艰辛积累,实现“一村又一村”的无忧无虑顿悟,往往需要突破思维定势。美国细胞生物学家韩德说,先入为主是创造力的祸害。因为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会使人们立刻跳到某个结论,并且很难打开一个新的局面。摆脱先入之见的方法是让头脑放松,让思维自由游走,充分发挥想象力,实现“思维变化”,连接不相关的事物。美国化学家赫希巴赫说过,在创新中,你在探索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冒险。此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专注于某一点,而是让它漫游;你可以做一些与你的研究无关的事情,比如在森林里散步,让你的大脑在不熟悉的地方行走。他说,因为你是这个陌生领域的新手,这种天真、天真和简单往往能给你创造性的顿悟。赫希巴赫本人用联想思维把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用交叉分子束方法研究化学反应,并设计了“分子束对撞机”和“离子束对撞机”。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科技创新中的“作息结合”也意味着在繁忙的日程中下闲棋。在许多国际象棋游戏中,有些玩家看似游手好闲,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闲着,这是与玩家的主要动作和主动布局的长期合作,随时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一些基础研究就像科学创新中的闲棋。基础研究孕育着创新的潜力,但我们不知道基础研究的成果何时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我们忽视了“劳逸结合”的创新规律,急功近利,行动过于仓促,对似乎远离创新目标的基础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创新的机会。当时,英国首相参观了法拉第的实验室,法拉第向他展示了电磁感应现象。首相问他:“有什么用?”法拉第问,“孩子有什么用?”众所周知,电磁感应理论似乎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等诸多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故事激励我们大力支持基础研究。陈毅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应该有远见。从长远来看,一些科学家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讨论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2017年4月24日,第16版)

标题: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