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7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有两个新闻故事引起了资产管理行业员工的广泛关注。首先,美国华尔街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宣布将解雇大量员工,40多名基金经理和分析师被解雇,其管理的80亿美元资产将转化为量化管理产品。其次,创新工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中国第一个以机器代替人工的人工智能领域一定是金融,智能投资顾问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行业变化带来的危机感是合理的,但没有必要悲观。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目前的智能投资水平能否在短期内实现量化投资、资产配置甚至投机领域的“机器替换”是值得怀疑的。
就产品类别而言,是否所有资产管理产品类别,包括主动管理、被动指数、公募reits、银行融资和信托计划,都适合机器人管理,是否所有市场条件都适合智能投资,以及“以机代人”或传统资产管理的成本是高还是低,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好还是低等。,业内仍有很大争议。
目前,智能投资主要分为投机型和资产配置型。所谓投机智能投资是指一套适用于资产管理产品选股和择时的计算机模型,主要帮助投资者通过量化模型配置股票、债券、商品等大规模资产,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财富增值。可配置智能投资主要包括投资用户分析、资产配置、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执行等计划。
以定量选股为例,“以机代人”的策略是用定量方法选择股票组合,用计算机全部或部分取代人工操作,如选择低估值、高增长、调查周转率等技术指标。有两个主要优势:首先,它避免了基金经理“股票池”数量有限的问题,而且机器人可以从上海和深圳的3000多只股票中任意选择目标;第二,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可以找到人眼忽略或不屑的收益,从而通过高频交易、套利交易和高频仓库调整实现收益的积累。然而,事实上,在波动市场中表现良好的定量选股策略在单边市场中是无效的。在较为复杂的债券市场、reits市场和非标准投资中,量化投资往往难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优势,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
从宏观上看,当前“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从智能投资提供投资组合建议、证券交易和自动头寸调整的角度来看,它相当于证券服务领域的投资咨询服务、指令执行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平台运营商、经纪人、软件开发商、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等。目前,这些主体之间复杂的法律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首先,很难确定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现行监管规定,被监管主体主要是法人和自然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证券投资账户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发生了变化。其次,一旦大量投资者雇佣同样优秀的机器人进行财务管理,很可能会带来“一致行动”的现象,进而增加交易风险。第三,相关法律不完善。根据有关规定,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顾问不得代表投资者从事证券期货交易。第四,相关监管人才匮乏。智能投资中的大数据分析、定量金融模型和智能算法涉及金融、数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具有很高的专业壁垒。
总而言之,在资产管理行业,“以机代人”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还将伴随着新的监管环境、新的就业机会和新产品的应用。因此,各方应辩证看待这一变化,脚踏实地地培育自身内在力量,以不变的主动管理技能应对技术升级的浪潮。
标题:资管行业“机器替人”辩证看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