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33字,读完约10分钟
2019年4月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书店,一名读者正在读一本关于中国美学的书。
方摄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
——访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冯·科里教授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不可思议的活力。它的人物、事件和主题都显示出一种繁荣和丰富的状态。我还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诗歌。”冯·科里教授告诉我们的记者。
科里教授任教于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区域研究系中国研究。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当代诗歌、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等领域。从《诗经》到现代诗歌,他都非常熟悉。
1986年,科里参加了中国和荷兰的交流项目,并在北京大学学习了一年。学习和理解中国诗歌只有一个快乐的方法,那就是找出中国的诗歌词汇以及诗歌背后生动的人物和故事科里坦率地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迅速,新诗人和新风格层出不穷。在今天的中国,从出版到研究,从校园到社会,从媒体到公众,诗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青少年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重拾对诗歌的兴趣,这对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在科里看来,无论是早期的《诗经》、汉乐府诗,还是后来的唐宋诗歌,都达到了世界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度。“一流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会想不断重读它们。它不仅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个体系和标准,而且将诗歌的基因植入中国文化的最深处,使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对世界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你熟悉英国和美国早期的现代主义意象派诗歌,并了解欧洲和美国诗人如埃兹拉·庞德的作品,你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是被用来通过意象传达诗歌的
科里认为,从文本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与现当代诗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诗歌的话语和意境来看,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是“一些当代诗歌是对当下古典诗歌精神的呼应”。科里说,在继承的同时,中国当代诗歌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精神层面拓展了诗歌的深度,主题趋于丰富。同时,中国当代诗歌也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诗歌总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古典和现代,中国和西方都在时间和空传递表达,并相互影响。”
目前,许多中国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这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多样性。科里认为,西方读者喜欢阅读中国当代小说,希望了解中国当前的社会,这体现了小说的“数据功能”和时代的“记录功能”。然而,阅读中国诗歌可以“感受美丽动人的瞬间,享受语言节奏之美”。
每次科里来中国,他都会收集民间诗歌,并结识新的诗人。“我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向更多的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审美情趣。”科里说。(郑斌)
“向中国哲学学习”
——访德国弗赖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盛亚禄
"中国哲学是一种坚定地面向世界的哲学."德国弗赖堡大学终身汉学教授、瑞士汉学家哈罗德·冯·辛格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坐在记者面前的盛亚禄已经进入了七十岁高龄,但依然硬朗、谦逊、优雅。他很高兴,坚持用中文一路交流,“仁、义、礼、智、信”,“不战而屈人之兵”,“四海之内皆兄弟”...盛亚禄在中国古代各种哲学之间自由转换,无休止地谈论着。
1963年夏天,盛亚禄在父母朋友家看了一本名为《汉语会话语法》的书。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汉字。从那时起,盛亚璐开始对汉语感兴趣。他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期间自学了中文,并撰写了瑞士第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法律的博士论文。1975年秋天,他作为一名公立学生在北京大学学习了两年。回到瑞士后,盛亚禄继续从事与中国哲学有关的学术研究。今天,盛亚禄的作品和其他作品继续被书写,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努力在欧洲传播汉学和中国文化。
20世纪70年代,当盛亚禄第一次接触老子和庄子时,他总觉得自己读不懂老子的《道德经》。然而,经过反复阅读,他发现东西方文化有一些共同之处,并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不仅是中国的,而且可以为全世界所借鉴”
为了展示这种文化的共性,盛亚禄写了一系列相关的作品:1988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智慧》的专著《三十六计》,该书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是第一本向西方介绍《三十六计》的书。2011年,他的德文版《孙子兵法》出版了。2017年,一本新书《瑞士之路》出版了。该书以《道德经》中的经典引语和西方思想为基础,阐述了瑞士历史上的治国思想与《道德经》中的思想是如何重合的……瑞士汉学家卡洛迪亚·威尔兹评论说,“瑞士之道”是“给蜗牛的家带来新鲜度空”并告诉瑞士人“跳出自己的视野,从中国哲学中汲取更多营养”。
"孔子留下的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盛亚禄看来,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见贤思齐”、“无远见,必有眼前之忧”、“不为人民之无知所苦,为人民之无知所苦”等思想的精神价值,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可以为现在所借鉴。
“例如,在西方,有些人学习非西方文化不够认真,缺乏融入非西方文化的经验。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国的开放哲学,注重修养,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盛亚禄说道。
圣亚路说,从“龚宇一山”的寓言故事中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制定了长期的目标和计划,“这是中国战略智慧的一部分,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方)
“通过阅读更好地了解中国”
——访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兼翻译马尔海默
波恩大学的教授(中文名字叫马尔海默)是一位著名的德国翻译家,他翻译过刘、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不久前,他应邀参观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市。与他20年前访问的藏区相比,他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藏族、羌族、汉族等民族和睦相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建筑、服饰和饮食特色。
“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越多,你对中国了解得越深,就越难简单概括中国是什么样子。”马尔海默说。现在当人们问他对中国文学有什么看法时,他会回答:“你指的是什么样的文学?”
马尔海默对中国文学的广泛接触可以从他的翻译作品列表中看出:他从严肃文学翻译到通俗小说,从现代诗歌翻译到喜剧作品,甚至是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国作家的作品。
马尔海默解释说,与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译者不同,他更愿意联系不同的作者和主题。这不仅是他理解中国的方式,也使他能够尝试各种文学风格和类型,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翻译家。
在他看来,翻译是一种交流的艺术。作为一名译者,不仅要注意原文,还要考虑德语的表达习惯,并能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体系之间自由转换。忠实于原文,但有第二次创作的意识。这个过程对马尔海默来说既痛苦又愉快。翻译时,他会尽量避免自己的个人色彩,但他不会完全照搬原文。相反,他会深刻理解不同风格的原作者的语言,然后用相应的德语来还原叙述,试图让德国读者理解它的美。
例如,许多中国作家在他们的小说中用双关语来表达幽默。如果逐字翻译,德国读者可能无法理解。“我会从德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双关语。也许它与汉语双关语的原文完全不同,但是德国读者可以理解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要求译者具备足够的德语写作技能。”马尔海默出生于德国文学,这为他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道家文化对我有深远的影响."马尔海默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他最喜欢的书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智。为了建立对德国文学的不同理解,当时我非常想学习一种与欧洲国家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我选择了汉语。”
“我阅读和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越多,我就越觉得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很普遍。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的人们在相处时应该互相尊重,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着对方。”马尔海默希望德国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更好地了解中国”。(李强)
“让意大利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访意大利米兰比卡大学汉学家傅学莲
“你在说什么?”,“很好吃”,“没有”...最近,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一个高等教育展览上,意大利米兰比科卡大学的汉学家西尔维亚·波齐(中文名字叫傅学莲)不时地展示一些地道的当地汉语词汇,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1995年,从小热爱文学和汉字的傅学莲来到四川大学学习汉语。许多中国朋友第一次见面时都握着傅学莲的手,“热情如亲戚”“不用说,我们感受到了对方的热情。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中国。”傅学莲坦率地说。
中国的多元文化使傅学莲对世界更加好奇。大多数意大利中国菜是浙江菜。当傅学莲来到中国时,她发现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北京烤鸭、四川麻辣米粉和昆明过桥米线各有风味。“如果你不去中国,你就不知道中国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国家。”傅学莲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许多中国作家来意大利举行读者会议。意大利读者觉得中国人与他们的接触是愉快的、热情的和友好的。“我希望更多的意大利人能够去中国,亲身体验这个国家的非凡魅力。”
傅学莲从1999年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当时,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意大利语后,在意大利的销量并不大。如今,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上升,中国文化在意大利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久前,傅学莲将中国科幻作家刘·的《三体》翻译成意大利文出版。她还计划翻译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的《京华烟云》。“意大利读者喜欢科幻文学。我相信翻译这些中国科幻文学作品可以激发意大利公众对中国文学更浓厚的兴趣。”傅学莲说:
在比卡加大学,傅学莲教授翻译、汉语语法、汉语、中国文化等课程。学生们都知道,要通过这些课程的考试,精读一两本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必须的”。傅学莲说:“有趣的是,在读完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后,学生们忍不住要读第二部和第三部。”
傅学莲认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六年里,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变得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出版社对出版中国文化书籍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作品出现在书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文化就像水,渗透到人们的心中。傅学莲告诉记者,如今,京剧和越剧经常在米兰的短笛剧院上演,很多当地人都乐意买票去看。“文化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的坚实桥梁。我将继续把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意大利语,这样意大利读者就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而看到中国的真实面貌。”(和王佩娟云松)
《人民日报》(2019年5月21日,第18版)
(原标题:欧洲汉学:探索中国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国际视角))
责任人:纪
标题:欧洲汉学:探索中国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