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3字,读完约5分钟
进入10月,企业开始陆续在秋季招聘。对于一些兼职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受到冷遇。据媒体报道,中国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明确表示“不招收兼职学生”。企业人力资源也坦率地承认,“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之间的差异已经消失,非全日制=本科生”。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协调管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日制学生”)。从那以后,两类研究生都有了统一的考试和成绩,录取方式也正式统一了。通知还要求培训机构坚持同样的标准和质量,特别指出两者的学位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同等的效力。唯一的区别是文凭上的学习方式被标为“兼职”。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受到歧视的学生向当地社会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
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招聘企业的自我认可。个别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权益救济可能直接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了节约成本,双重非机构和"非全日制学生"被直接排除在外的情况屡禁不止。
“非一生”受到歧视并非没有原因。在“非全日制学生”教育的前期探索、制度建立和后续发展中,由于招生方法和标准的混乱以及功利主义心态,导致教学培训体系、学位授予和评估的松散,甚至不乏“只需支付硕士学位”的说法。“非全日制学生”实际上被贴上“低质量”的标签。尽管时代变了,“非全日制学生”的录取门槛已经远远低于过去,但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中仍会存在歧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我们还需要正视当前“非全日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兼职学生”的招生情况参差不齐。选择兼职工作的候选人大多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工商管理硕士的数量全年都是满的,而一些学院和大学的科学和技术学科数量众多,难以维持。甚至入学人数也逐年减少。在同一所大学中,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优势和特点的文科院校之间,不平衡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据报道,许多被“歧视”的研究生都是兼职毕业生。可以说,申请"非全日制学生"的人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与一些机构对"非全日制学生"的要求不同,有些机构没有这种限制。这些学生在没有通过全日制入学考试后,由于各种原因经常“调整”。这说明一些高校在发展“非全日制”教育方面是盲目和无序的。他们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学科的竞争力,也没有预料到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测不足。与依靠原工作单位而不参加兼职学习的“非全日制学生”相比,这些学生不仅遭受“歧视”,而且面临更大的职业焦虑。
“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2016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融合后,除了申请同等学历的硕士学位外,“非全日制学生”大多有资格获得专业硕士学位。鉴于此,许多学院的培训项目也是基于专业硕士学位。然而,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不完善,而且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的固有差距,一些院校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法还不成熟。然而,“非全日制”教育却被仓促推出,有的还会继续沿用以前落后松散的培训方案,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然后是教学和科研资源的短缺。虽然有人说"非全日制学生"是全额收费的,但学校不支付奖学金和助学金,也不占用住宿等后勤资源,高校科研和教学的承载能力有限。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减少了硕士人数,但专业硕士和"非全日制学生"的规模和比例正在增加。一些高校把“非全日制学生”视为“赚钱的途径”。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现有的资源更加紧张。许多高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急需满足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此外,学校教育时间短,使得课程设置太快,商业实践和求职时间之间的冲突也非常尖锐。专业硕士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应在“非全日制”培养中加以克服。
“非全日制”教育极大地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的需要。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得知识和学术资格的人来说,“非全日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非全日制”教育也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与我国的“非全日制学生”不同,英美一些大学以研究生课程的12学分为限,当他们完成12学分后,自然会过渡到全日制研究生。他们的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日制学生”增长空上,如博士学位的无障碍共性;在人才评估方面,相对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用于评估和检查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的经验启示我们,不仅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还要适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非全日制”教育。(白)
责任人:王瑞静
3645421。兼职研究生受到歧视。硕士学位可以免费阅读。2019-10-15 08: 45: 28。204386.王瑞静
标题:兼职研究生受到歧视。硕士学位可以免费阅读。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