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8字,读完约5分钟

票据风险事件跟踪:民生对票据业务监管力度很大,很多银行拒绝与中介合作

实习记者马援北京报道

“账单业务现在很难做。今天,四家银行被用于票据回购业务。桥牌银行消失了,消费规模也消失了,只剩下购买和转售。”北京一家中介机构的收单业务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最近开展票据交易的经历。

此前,票据市场有近60%是通过“回购+消除规模+桥接”的方式转售的。现在,匹配票据交易的过程已经变成了:找一家规模足够大的银行A来代替市场上的“规模缩减”,与买卖双方B进行交易,规模较小的银行C将会再次回头,其持有的票据将被出售给规模足够大的银行A。

“监管当局多次发布文件,对票据业务进行监管。这一次它真的很感人。”上述负责人说。

实际业务中严格执行“203号文件”。春节后,工行、农行等银行到当地分行和票据业务部门对违规风险进行现场检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春节后,民生银行总行连续发布两份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交易对手风险管理。要求相关部门在票据系统中调整和设置相应的支持功能,合理占用票据系统的授信额度,对交易对手实施交易限额控制。

许多票据行业人士表示,民生银行曾是票据市场最大的做市商之一,在票据市场非常活跃。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的影子可以在西南地区许多票据交易的背书中找到;南京、武汉、北京、济南等地的民生票据业务量相对较大。

在票据交易过程中,民生银行可以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进行信用交易。同时,它还可以向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银行发放贷款,因此它在发放资金的大银行和接受资金的小银行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但现在这座桥已经没有了,民生银行的票据交易量也减少了很多。”中介的负责人动情地说。然而,票据市场的需求仍然需要通过渠道释放。过去,民生可以由一家银行解决,但现在可能要找两三家银行。

这间接导致纸质机票的折扣率增加,白天波动幅度增大。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现在纸质票的利率比电子票的利率高15个基点,而电子票比纸质票高15个基点已经有6年了。

民生银行监管票据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民生银行各级分行此前可以参与的票据业务的部分职权最近被总行接管。

民生银行有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下发通知后,我们也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的通知。”

民生银行总行要求将票据回单业务的授信占用规则由原来的“票据背书人回单占用授信额度”调整为“票据承兑人或交易对手完全占用授信额度”。

同时,加强交易对手准入和交易限额管理。此外,根据总行风险管理部制定的交易对手名单和票据交易限额,对票据交易系统进行了改革。票据交易限额由票据交易系统实时控制,买入时限额立即被占用。系统开发前,由总行票据部手工账户控制。

根据上述文件,“在如上所述更新和配置票据系统功能之前,相关部门需要在每月初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报告上月末收单授信额度占用情况和交易对手限额占用情况。”

此外,民生总行还要求相关部门根据交易对手的综合实力和票据业务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对交易对手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向各运营机构发布并持续更新票据业务交易对手负面清单,同时向总行风险管理部和金融同业部报告,确保交易对手风险控制到位。

民生总行要求一级和二级分行不得开展票据转寄业务。一级分行不得授权二级分行以下(含二级分行)的经营机构开展票据转拨业务,获得转拨授权的二级分行不得继续经营。

许多银行表示,它们将不再与中介机构合作

民生银行还强调,禁止所有经营机构与“同业户”办理票据业务。各经营机构必须将资金划入中国人民银行票据转让银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但不得划入其他银行票据转让银行开立的账户,以防随意开户和资金体外循环。

今年2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用“买卖+消除规模+桥梁”的标题报道了“同一个家庭”,以此来解释票据市场的三大利益链。

“同一个业户最大的问题是,交易可以绕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资金的流向无法监控。”一位票据中介说。

此外,民生银行还要求对新业务和现有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可控性的前提下,实现股票业务的安全平稳过渡,股票业务的后续业务可以从跨区域跨行交易到票面到期完成。

根据文件,民生正在制定转播业务审批细则,并将尽快实施转播业务集中审批管理制度。各运营机构新增的转贴业务将在近期引入集中审批管理系统后实施。

民生银行总行也强调,严禁与中介机构合作。一位票据中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此期间,不仅民生银行,而且很多银行都表示不再与中介合作,一些交易公司也不接受他们背书的票据。

“以前银行承认它,现在银行不承认它。当联系业务时,当你看票据中介时,银行是不会沟通的。”上面提到的人说。这使得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票据中间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春节前票据业务风险事件爆发前,银监会下发了“203号文件”,在2015年上半年对票据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后,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了风险预警。通知强调,所有金融机构不得办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已受理贴现的原始凭证应标明银行信息,防止虚假交易和重复使用发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春节后,工行、农行等银行已前往当地分行和票据业务部门对违规风险进行现场检查。

(编者:辛;如有任何建议或线索,请联系邮箱:辛集@ 21京基)

标题:票据风险事件追踪: 民生重拳规范票据业务 多家银行拒与中介合作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