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28字,读完约12分钟
[摘要]“强调高质量是近年来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现实反映的结果。”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时代周刊》记者虫火谷
从高增长阶段到高质量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2017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基调。
与往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不同,这次会议的通知没有表达短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是着眼于长远,强调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的发展思路,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此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
2017年12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增长势头的转变,可以概括为高质量发展。”《时代周刊》采访的许多专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8年的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和方向,这显然是十九大精神的延续。“这些想法不仅应该在2018年实施,还应该在未来三年继续实施。”。
“强调高质量是近年来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现实反映的结果。”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发展思路确定后,现实问题是务实——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认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为支撑,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方针,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
最终的立足点在于人民
什么是高质量开发?2017年12月23日,中国金融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优质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和增长势头与高速增长阶段完全不同。
高速增长阶段高度依赖能源、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和矿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链主要是低端的,由投资和低端消费驱动。高质量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新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信息和数据,更多地依赖于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形式。高端、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已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长期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然而,在12月20日发表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32000字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说法被取消了。对此,杨伟民解释说,主要考虑的是,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7年和201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6.8%和6.7%。关于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要求,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应达到6.3%。同样真实的是,中国对经济增长率的需求预计将在下一步减弱。
杨伟民说,中国经济没有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中国潜在增长率因需求结构、消费升级、人口减少、技术积累、金融风险、资源和环境压力等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不顾客观现实盲目追求高增长,风险可能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许多经纪研究机构预测了未来的经济增长。上海证券首席分析师胡悦晓表示,未来三年经济增长将在6.5%至7.0%之间。郭进证券(600109)宏观分析师卞全水预测,201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定在6.5%左右。
在财政政策方面,近年来,中国财政赤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和2015年的赤字率分别为2.1%和2.6%,2016年赤字率上升至3%,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17年确定的赤字比例政府工作报告为3%,财政赤字约为2.38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2000亿元。
由于经济增长好于预期,2017年实际赤字率将低于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最近在一个公开论坛上表示:“无论2018年发生什么变化,预计财政赤字都将控制在3%以内,这是一个上限。”需要补充的是,在未来几年的三场硬仗中,扶贫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环境保护也需要政府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
尽管强调高质量的发展,但增长仍然非常重要。瑞银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从第一季度末到201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政府可能会微调紧缩政策,包括对地方政府融资和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
在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稳定中,基础设施投资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前11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达20%,接近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的3倍,占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50%以上。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8年八大任务将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展开。宏观调控将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更加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问题。
黄说:“高质量的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来自人们的生活,应该回归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改善,最终的立足点都在于人民。”
防范金融风险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三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打三场硬仗: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准确摆脱贫困,防治污染。其中,三场硬仗的重点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而防范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据黄分析,与去年会议精神相比,2018年金融工作重点出现了三个新的提法。首先,建议“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体系建设”;其次,会议为2018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定下了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应保持中性”;此外,更加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随着过去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出现了真正的空监管区,如互联网金融格式的野蛮增长、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增长。
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央行副行长易纲12月23日表示,首先要控制整体杠杆率,坚持积极稳妥地“去杠杆化”和“稳定杠杆化”;坚决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中性,把国有企业“去杠杆化”作为重中之重,标本兼治,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预计未来金融去杠杆化将进一步深化,保持力的金融监管将得到加强。一系列类似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监管政策将陆续出台。”黄分析道。
事实上,今年以来,业界已经对金融风险的关键领域进行了多次分析,并达成了基本共识。今年年初,中国金融办副主任杨伟民指出,金融领域存在八大风险点,包括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601988,诊断)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在杭州出席亚太资产管理峰会论坛时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资本管理和去杠杆化监管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如何顺利去杠杆化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总方向上的具体执行问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截至2016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银行、保险公司、券商、信托、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发展迅速,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跨学科、跨产品的创新安排,这对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据巴曙松介绍,原来的“一行三会”基于不同的监管职能对行业有各自的监管要求,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差异,这为市场提供了空式的监管套利。嵌套和渠道等各种复杂结构都是监管套利的产物。
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将进行多项调整。2017年11月,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业界对此有很多期待。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12月23日的会议上表示:“金融管理权是中央的权力。有必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并强化监管问责制,以便有一个健全的整体金融风险管理计划。”
在地方一级,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已升级为金融工作局,对地方金融进行统一监督。今年11月,浙江省金融办增加了浙江省金融监督局的品牌,并加快了其在相应监管机构的落地。浙江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去年11月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该部门正在开发金融风险“重围”监控和防范系统,并完善安全防线。这种协调的防控机制在中国尚属首次。
房地产的长期机制即将出现
与其他房地产行业相比,房地产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除了关键的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已经连续三年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任务。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重点任务之一。
其中,2016年的会议对房地产提出了严厉的要求,称要坚持"房是住,不是炒"的定位,研究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在2017年会议上,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表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研究与建立”到“改进与推广”。这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期机制,并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
“长期机制包括金融、土地、财税、投资和市场。它可以在信贷、交易、税收和费用方面受到适当限制;同时,在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方面,对不同人群进行适当的分层,大力发展租赁市场。”巴曙松在12月中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建立“租购”住房制度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供应方结构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议提出要发展房屋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市场,保护租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制度化的房屋租赁企业发展。浙江省房地产研究所的丁建刚告诉《时代周刊》,“商业银行、国有企业、部分金融资本和其他各方将参与未来的租赁市场,以促进租赁市场的供给和产品多元化。”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区分中央和地方权力,实行差别化调控”。丁建刚认为,“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一刀切的政策是不合适的,因为城市政策和一个城市政策可以更好地达到调控的目的。”
虽然官员们很少提及长期机制的细节,但实际上,结合2017年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措施,从年初提出的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到继续推进公租房、公租房等公共住房建设,再到19大重申的“不要投机炒房”、“租购并举”,都准备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期机制。
一些研究机构分析了房地产的长期机制。在今年10月发布的深度报告《如何从德国和新加坡模式看中国的长期机制》中,中信建设投资认为,长期机制将包括三大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金融体系。
其中,住房保障制度包括加快租赁市场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在持有过程中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住房供应体系,包括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结构改革,将优化传统的土地招标、拍卖和悬挂模式;住房金融体系,包括加快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如加快国内住房租赁证券化的发展,支持供应主体的轻资产运营。
无论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构建,还是中央政府的差别化调控,开征房产税的呼声日益高涨。12月20日,财政部部长肖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一文。文章指出,房产税的立法和实施将按照“立法第一、充分授权、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根据税收法定时间表,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在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是不容易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总的原则仍然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所以要理解为时已晚的道理,把握工作的节奏和强度,坚持中间路线。
标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民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