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2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于幼婷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务院办公室的吹风会上详细解释了金融业的开放路线,称中国决定放宽外国投资者投资国内市场的比例,这表明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心。
在此基础上,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双向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随着“债券通”的顺利推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和“熊猫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流入国内债券市场,增强了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许多优秀的海外发行人被引入中国债券市场,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外国机构持有新的债务
为了促进香港和内地债券市场的共同发展,今年7月3日,“债券互联”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海外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这与“债券通”的开通密切相关。“一方面,这种制度安排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的便利性,为债券购买开辟了技术障碍;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了中国积极推进“流入方”改革、开放债券市场的坚定决心
据悉,自“债券通”推出以来,在人民币汇率整体稳定走强的背景下,境外投资者通过“北行通”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的意愿不断上升,境外机构在华债券托管金额创历史新高。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9月底,境外机构在华债券托管金额达到10610.5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北向通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认购的境外资本大幅增加,不仅拓宽了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群体,丰富了投资者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国内市场的活跃程度。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政策效应持续发酵、人民币债券高收益优势突出的背景下,海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增幅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事实上,许多外资机构预测,未来36个月,中国国债将被纳入全球主要债券的基准指数,预计这将刺激2500亿至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
“在‘债券连接’初期,预计资本流入趋势将相对平缓,然后规模将逐步扩大。未来五年,外资流入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可能达到7000亿至8000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对此做出了判断。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石成也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已经进入对外开放的“快车道”。一旦它被纳入三个国际核心债券指数,债券指数之后的资金配置需求将蜂拥而至。
“熊猫债”市场发展迅速
债券市场的开放是双向的。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在“流入方”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选择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券”。
2005年9月,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首次获准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此后,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发行的人民币及其他货币债券被命名为“熊猫债券”。
此后,“熊猫债”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底,共有42家境外发行人在国内银行间市场注册债券或获得债券发行审批,注册或审批总额为3287亿元人民币;34家海外发行机构在国内银行间市场发行了59只单一债券,总发行量为1230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波兰、匈牙利、世界银行、德国戴姆勒和法国威立雅环境等一批优质发行商相继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或“木兰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产生了积极的市场影响,增强了市场机构的信心。
据业内人士透露,“熊猫债券”逐渐将高质量的海外发行者引入国内债券市场。“在市场发展初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境外机构主要是高质量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资质、良好的财务素质、规范的业务操作和信息披露合规性。”
据了解,在银行间市场的42家海外发行人中,有32家拥有三大国际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均为投资级。也就是说,银行间市场的海外发行人在国际成熟的公开市场中普遍受到良好监管,信息披露相对规范,信息透明度高。
“由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规模及其投资者基础,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不同行业的海外机构发行‘熊猫债券’。”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欧智华表示。
债券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对进一步完善国内债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有必要促进配套的金融基础设施与国际标准接轨。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在法律、会计、税收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今后,我们应加强国内金融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努力引领一些国际标准的发展。“如果中国在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就应该利用其巨大的市场优势,积极参与绿色债券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其国际话语权。”上述分析师表示。
其次,业内专家表示,应该为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提供更多支持手段。“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往往需要一套完整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机制。以“债券通行证”为例,虽然现阶段大多数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配置目标仍以利率债券为主,但随着境外投资者对信用债券的扩大,可以预见其对违约风险的管理需求也将相应上升,这意味着更多风险管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应该提上日程。
第三,完善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和及时性,加强对评级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评级机构应不断加强评级技术的研发,完善业务水平和内部控制机制,纠正短期激励激励的不足,努力积累行业声誉和社会公信力。
在监管方面,在促进市场内外市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通过制定评级机构资质认证和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可以实现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统一监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加强对评级行业的外部约束。
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方信用评级机构,分享国际评级话语权。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形成共识,支持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做大做强,引导重点对象按照全球信用评级机构标准进行全方位转型。
标题:债市对外开放步入“快车道”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