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0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范于2013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攻海洋科学与工程。四年来,他一直期待着回到中国发展。

《时代周刊》记者谢江山来自上海

在美国的四年里,回家的想法一直萦绕在范·夏迪的心头。

范于2013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攻海洋科学与工程。四年来,他一直期待着回到中国发展。

然而,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面对中国的招聘大学,更不用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第一手信息和人才信息了。

就在上周,范的梦想的机会来了。

在上海市教委的资助下,上海12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首次赴美招收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四个招聘会:10月20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10月21日哈佛大学,10月22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和10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

“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上海高校组团赴美招聘

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齐鲁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上海12所大学首次赴美招生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样,不仅向美国东北部著名大学展示了上海大学的风采,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我相信,一个正常的状态将在未来逐步形成,通过不断的提升,上海和上海的大学对优秀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今后,我们的准备工作会做得更充分、更细致,以后会越来越好。”刘启绝对肯定地说道。

不仅仅是薪酬待遇

10月21日,在得知上海高校集体招聘的消息后,范·夏迪特地从麻省理工学院来到哈佛招聘现场。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他专注于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的招聘团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像范·夏迪一样,许多海外学生都很期待这次招聘。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鲁伟代表学校在美国招生。据他介绍,在第一次宣布招聘之后,复旦通过“一对一”的谈判,初步接触了自然科学、医学、新工程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学校已经收到近100份简历。

“现场气氛热烈,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年轻人才回国参与建设的强烈需求。从他们热心的咨询和对政策和立场的关注,可以看出他们把个人发展同祖国建设完全结合起来了。”赵鲁伟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甚至有许多年轻人才自愿加入他们的政策公告。“例如,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时候,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系的年轻候选人今年出现了,并被介绍给了弟弟妹妹们。国家、上海和复旦大学的人才政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上海高校组团赴美招聘

赵鲁伟还透露,以他的大气科学学科为例,已经有两名候选人,其中一人已经有了实质性接触。“另一个建议在2018年申请1000人青年项目,我们会跟进和培养。”。

上海师范大学人事部副主任张春丽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医生。“她目前在卫斯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特别提到她的父母曾经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非常熟悉上海师范大学花园式的校园。现在,在海外攻读了十年学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回到上海师范大学的发展上来。”张春丽笑着回忆道。

“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上海高校组团赴美招聘

海外学生有强烈的回国意愿。在赵鲁伟看来,原因有二: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和上海的发展让海外人才有了同感,真正感受到了他们在中国职业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一系列吸引人的人才引进政策相继出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齐鲁持有同样的观点。“对于年轻人才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仍然很长。在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地点时,薪酬待遇很重要,但发展和平台是他们的首选。”齐鲁指出,一方面,中国的科研投入持续增长,为留学生提供的机会和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有利于留学生快速适应环境。此外,上海将加快建设优秀的全球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并将推出相应的战略和战术措施,包括围绕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一批科学仪器,以及下一步依托主要科技基础设施群规划国家实验室的目标,这些都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极具吸引力。

“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上海高校组团赴美招聘

“除了了解学校能够为海归提供的基本物质条件外,我更关心的是上海高校学术环境的建立,以及为实现引进人才的学术理想而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具体配套政策。”范·夏迪说。

许多被采访的大学招生代表表示,气氛热烈,海外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回到中国发展。他们从这次旅行中获益匪浅。随后,他们将邀请感兴趣的学生回国,了解上海的大学环境。经过进一步的详细讨论,双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最终结果。

第一次在美国招募

由上海市教委牵头,这是上海第一次召集高校代表团出国招生。

近年来,华东周边省份在人才政策上逐渐凸显出各自的优势,人才竞争激烈。对于今天的上海来说,无论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优秀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需要优秀的人才、科研成果和知识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上海市教委人事司司长李伟表示,为了在“人才高原”上升到“人才高峰”,上海急需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人才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积极为市政府今年提出的上海‘人才高峰’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并制定了海外人才招聘计划。最后,它在9月底向上海的所有大学发出了征召令,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这是市教委第一次组织代表团出国招生。从报名、获得邀请函到出国,这一切都反映了上海的速度和效率。”张春丽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齐鲁告诉《泰晤士周刊》记者,招募活动在早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宣传,每次招募的参与人数都超出了预期。"每个人都非常注意,非常热情。"。

“这一次,市教委的集体招考行为是一次探索之旅,有效地提升了上海聚集人才的态度和决心。”张春丽补充道。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加快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目前,上海高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

目前,为了积极应对人才引进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上海高校除了为优秀人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资金,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外,还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

2016年,复旦大学制定了“卓越2025”人才计划。赴美前,复旦大学根据访问机构的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就业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招聘计划。

早在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就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战略。经过对自身的认真分析和调查,目前,学校采取“精确引进”的方式,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学术发展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或硕士等高端人才;对于更多领域的年轻人才,采取公开招聘和选择性任命的方式。

被媒体誉为“低调强校”的上海师范大学,从2016年开始设立人才办公室,充分发挥全校的努力,重视人才工作,统筹人才经费,逐步推行高端人才薪酬制度。基于“一人一议”的原则,候选人根据其科研潜力和学科的特殊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不同的待遇。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挖掘潜力,不仅为高端人才,也为年轻教师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标题:“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上海高校组团赴美招聘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