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9字,读完约8分钟

2.1%、6.5%和6.3%,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成绩单。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走出发展低谷、逐步稳定和向前发展的发展趋势。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东北改革开始了,千帆在竞争,奋进在翻越。特别是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此后,“四股力量”像大厦的四根支柱一样,撑起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格局,开创了东北振兴的新局面。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完善制度和机制

有一段时间,“投资不比山海关好”的说法盛行。因为这句名言,许多投资者对中国东北这块土地感到气馁。

“谁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我们在这里投资20亿元。”福耀集团副总裁何世明表示。今年3月,福耀集团投资的项目在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启动。一年后,中国最大的汽车浮法玻璃单体厂将在这里诞生。

为什么投资者的信心又回来了?这与东北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商业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事实上,为了不“倒锅”,整个东北都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近年来,辽宁省出台了第一部《优化经营环境条例》,成立了省经营环境建设监督局;黑龙江省取消或下放942项省级行政权力,精简权力清单71.2%,清理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吉林省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了“零审批”,审批时限整体缩短了50%...东北三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牢牢抓住改革的“牛鼻子”,迈出关键步伐,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将视野提升到国家层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向社会公布,从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两个层面规划了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拉开了东北实施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序幕。此后,振兴东北“十三五”规划和东北与华东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计划等文件相继出台。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习近平强调,坚决破除体制和制度障碍,形成与市场充分接轨、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政策。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东北解决了“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市场化程度低”等制度性问题,不断深化“分配服务”改革,降低了制度交易成本,将公共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和过度干预锁定在制度的笼子里,用改革红利刺激了振兴和发展。

两个关键举措——促进结构调整

注册职工人数减少7万人,10个矿山关闭,去年亏损23.7亿元...这一系列数字是东北最大的国有煤炭企业龙梅集团改革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煤炭市场低迷,龙梅集团陷入困境。为此,黑龙江省和龙梅煤业集团主动进行了自我改革,建立了保底、保再就业、政企分开等机制。

龙梅煤业的改革体现了推进东北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棋局”。仅去年一年,东北三省累计减产1300多万吨钢和4000多万吨煤。

过去,煤炭、石油、钢铁和其他工业产品是东北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市场看涨,经济繁荣;一旦市场降温,经济就会变冷。为什么中国东北的经济基础如此薄弱?这是产业结构中的单一“焦点”。如何摆脱对资源和投资的依赖,已成为振兴东北的必然答案。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不能再唱“一支柱一结构”的“二人转向”,要做加减乘除习近平说。

巨大的下行压力让东北觉醒:不调整产业结构,不推进经济转型,就不可能激活东北的一潭泉水。一场深化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硬仗打响了。

东北经济结构调整的文字非常漂亮。吉林省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黑龙江省能源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22%下降到2016年的8%;截至目前,辽宁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51.5%,比2012年增长13.4个百分点。

问问运河在哪里是如此清晰。因为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东北也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为振兴东北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哈尔滨-长春城市群,从哈尔滨新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到长春新区,一系列开放政策拓展了东北地区的国际空空间,为东北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如今,东北正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注入改革开放的新内涵,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新引擎,为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3取胜的关键——鼓励创新和创业

今年4月,中国第一艘货船“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空实验室成功对接。两个“手拉手”的关键设备“光学成像传感器”上的两个关键部件均由长春光机所研制。

这只是吉林省近年来众多科技创新之一。近年来,东北在科技创新领域异军突起,“东北知识创新”成为引领东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以吉林省为例,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6%。

东北地区创新频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良好的创业环境。

“吉林是我的家乡,在我的家乡我的事业可以做得更好,尤其是像‘千人计划’这样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我们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专家来这里发展。”张丽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春博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工作。几年前,张丽华回到长春高新区(000661,诊断单元),在那里进行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无人系统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近年来,像张丽华这样瞄准东北发展机遇,回国创业的人才不在少数。然而,东北许多地方注重营造科技发展的软环境,开发个性化的政策、平台和配套服务,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回国。

为了完善产业机构,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哈尔滨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了6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累计成果2324项,开发科技企业孵化器13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2365个;だよ0/房,去年新增科技企业1219家。

目前,沈阳已经发展了机器人(300024)、无人机等44个创新联盟和290个企业技术中心。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数量达到9792件,同比增长21%。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量占工业总产值的55%。

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东北地区智能设备、新材料、医药卫生、冰雪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4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

各级驻村一秘共评选扶贫项目4680个,协调实施资金8.7亿元,帮助贫困村销售农产品2100多万元(000061,诊断库存)...近年来,黑龙江省“村支书协会”已成为全省扶贫工作的一个亮点。联合会吸收了从省政府和一些市县选出的185名一秘。他们主动加入脱贫致富的主战场,带领农民发展富裕产业,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产品销售,取得了显著成效。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民生不是小事。振兴东北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人民是否满意。五年来,东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加惠及全体人民,更加公平,人民更加实惠。

例如,在过去的五年里,吉林省完成了200多项重大民生问题,投入民生资金118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和9.7%。黑龙江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贫困人口减少了139万,贫困率下降到3.2%。辽宁坚持先生活后生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超过75%。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目前,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东北三省的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有效解决东北发展中的体制性、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只有抓住机遇,长期取得巨大成就,才能真正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他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走出低谷、振兴东北的道路一定会更加宽广、更加现实、更加美好。

标题: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走出发展低谷逐步企稳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