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从标准来看,中国与国际标准接轨,制定了60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5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基本实现了“达标”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农产品(000061,诊断单位)的安全管理,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的改进
根据农业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97.6%。然而,部分市民仍有疑虑,认为“食不果腹,食不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与一些人的实际感受存在“温差”。为什么2.4%的不合格率仍然让一些人担心?你如何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状况?
“民以食为天”,公众关注农产品安全是合理的。在中国,每天有243万家餐馆开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始运营,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农产品是食品的原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农产品质量有客观标准。按照行业划分,评价一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上市农产品是否符合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这是所有国家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做法。其次,看看发展趋势,是变好还是变坏。第三,看看监管的水平,即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调查。
从标准来看,中国与国际标准接轨,制定了60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5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基本实现了“达标”;从趋势来看,与本世纪初相比,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常规监测合格率从60%左右提高到96%以上;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早期是“九龙治水”,几个部门分阶段监管,容易重叠或遗漏。如今,监管责任已经集中在农业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更加有效。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所有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进行了评估,包括27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排名第42位。应该说,这大致反映了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的现实。
目前,中国的差距主要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产品大国,而且面临着小而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畜牧业为例,从消费量来看,全国每天消费肉类2.2亿公斤,鸡蛋7700万公斤,牛奶1亿公斤;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农民群体,其中自由放养的比例相当大,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可追溯系统不完善。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日益提高,他们不再“不生病或不安全”;过去生产商单方面强调数量的做法尚未改变。
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可控,但仍存在局部问题,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品种和时段问题依然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大,品种很多。即使合格率达到97.6%,只要有1%不合格,绝对值仍然很大,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或区域性风险;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安全贯穿于原料收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几乎不可能实现零风险,但对安全问题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零容忍。归根结底,公众感受到的问题不仅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管理模式落后的原因,也是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这也与一些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力度弱、力度不够有关。这也与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澄清食品安全谣言有关。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化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化和标准化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确保质量和安全。同时,规范农产品安全,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让犯罪分子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法律代价,依法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行为,彻底消除侥幸心理。否则,购买先进的测试设备和制定完善的生产标准,都将成为利益面前脆弱的防线。
标题:上半年农产品合格率97.6% 2.4%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