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这篇文章来自《中国证券报》,作者是李良。

最近,监管部门发布了《通过香港沪港通机制参与香港股市交易的公共基金注册审核指引》。基金从业人员表示,未来基金公司以“港股”名义申报新基金时,将受到新规定的强烈约束。

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一些沪港深基金在募集资金时以“港股投资”为最大卖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港股配置很低,更多关注a股配置,对持有人造成明显误导,这也是监管部门对此类基金制定“新规”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由于新规的规定更加严格,未来的基金公司在申请沪港深基金时会更加谨慎和科学,这种基金的申请热潮可能会结束。

大跃进或受阻 监管“踩刹车” 港股基金更专注

吉安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此次监管是适时的,即在市场做了一定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会及时进行适当的监管。“如果基金名称中有“港股”等类似词语,则超过80%(含)的非现金基金资产应投资于港股”的规定,将使产品特色更加鲜明。

大跃进还是受阻

自2015年第一只沪港深基金推出并出售以来,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发行沪港深基金的热潮。据蔡慧金融大数据终端统计,截至昨日,已有112只以港股为投资目标的沪港深基金成立,其中86只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披露数据的沪港深基金总规模为766.2亿元。

一位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基金的产品设计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旦吸引市场注意力的新热点出现,各基金公司就会争相申报相关产品。沪港通开通后,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市场的热情日益高涨,沪港深基金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导致沪港深基金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扩张。

但是,随着《公开发行基金通过香港沪港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登记审核指引》的实施,沪港深基金的盲目扩张将受到抑制。除了规定“超过80%(含80%)的非现金基金资产应投资于港股”之外,人员要求的提高也将提高设立沪港深基金的门槛。

前海开源基金产品开发部副主任李凯指出,新规出台后,对投资者投资经验的要求有所提高。他表示,根据新规定:80%以上(含)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应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至少1名为基金管理人);如果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产品的比例低于80%,基金管理人应至少配备一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基金管理人或相关投资研究人员)。但目前市场上拥有这种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并不多。

大跃进或受阻 监管“踩刹车” 港股基金更专注

港股基金必须“与文本一致”

由于今年港股表现强劲,沪港深基金整体表现良好。其中,72只业绩记录相当的沪港深基金今年实现了9.37%的平均回报率,表现最好的基金今年实现了25.29%的回报率。然而,在整体业绩良好的背景下,不同沪港通基金的业绩差异也非常明显。例如,上一只基金今年亏损了14.54%。

对此,李凯认为,沪港深基金业绩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头寸不同,这也可以说是资产配置能力的差异。同时,他提到,定向监管调整的原因主要是今年3月15日投资者的投诉,一些标有“港股”字样的公募基金实际上并没有投资港股,误导了投资者。

有鉴于此,新规定明确规定,如果未来基金名称有类似“港股”等字样,超过80%(含)的非现金基金资产应投资于港股;但是,如果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以下投资于港股,基金名称不得带有“港股”等类似字样,港股的最高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对此,王群航认为,随着新规的实施,沪港深基金投资中的“无关词”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尽管基金经理的操作灵活性将会降低,但它可以尽量避免误导投资者。(编者:何鹏程)

标题:大跃进或受阻 监管“踩刹车” 港股基金更专注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