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64字,读完约12分钟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6月2日上午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十二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奏响高层互利合作新乐章》的演讲。全文如下:
奏响高层次互利合作的新乐章——在第十二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讲话
(2017年6月2日,布鲁塞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亲爱的容克总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布鲁塞尔,参加中欧工商峰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祝贺峰会取得成功,并向长期致力于中欧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敬意。
比利时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布鲁塞尔是欧洲的心脏。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欧洲跳动的脉搏,清晰地观察世界形势的走向。目前,世界经济和贸易正发生积极变化,乐观情绪正在上升,但增长基础不牢固,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大规模流动等挑战依然严峻。中欧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力量,如何应对复杂形势,备受各方关注。我此行的重要目的是推动中欧建立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以维护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一致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欧洲团结繁荣稳定。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欧盟是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极。一个统一、稳定、繁荣、开放的欧洲和一个强大的欧元关系到欧洲人民的根本福祉,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元化。中国一贯从战略高度看待和重视欧盟,把发展对欧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无论欧洲形势和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愿意一如既往地深化与欧方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尊重欧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我们坚信,欧洲有智慧和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新的发展和进步。
中欧应共同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建设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张,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解决它们,减少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应该因为噎废食。“踩刹车”或“倒挡”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历史趋势。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坚持自由贸易,重振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使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更多人民。中国和欧洲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应该成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现在有人提出了“公平贸易”的问题。事实上,自由贸易是贸易公平的前提,限制贸易自由不会带来贸易公平;公平原则是自由贸易的应有之义,不公平贸易不能持续。公平贸易应体现多边主义、包容性和非歧视原则。单边规则不能强加于人,公平贸易也不能政治化。
中欧应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经贸秩序。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其权威性和有效性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即使现有的多边规则不适合形势的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相互协商加以改进,但我们不能忽视既定的规则,更不用说重新发明轮子了。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经完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其他成员也应该这样做。作为现代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主要创造者之一,欧盟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遵守多边规则和维护多边体系符合欧盟的利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是“日落条款”。按期无条件终止对中国反倾销调查中的“替代国”做法是所有成员的国际条约义务。希望欧盟将向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在履行第15条义务时捍卫多边制度和规则。如果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有选择地”遵守国际规则,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动摇多边秩序的基础,最终不会有赢家。
中欧应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平、发展、开放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什么都谈不上。历史上,中国和欧洲的人民都遭受过战争的苦难,并且更好地理解了和平的珍贵。世界和平很难维持70多年,应该珍惜。中欧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方向,在国际社会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非常敏感和复杂。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目标,维护半岛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是负责任的。令人担忧的是,叙利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国际社会应尊重叙利亚人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政治解决。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中国和欧洲都是受害者。必须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40多年的历史,中欧关系逐步进入了成熟稳定的发展轨道。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他提出共同构建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在双方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全面合作稳步推进,经贸合作卓有成效。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技术来源和重要的外国投资来源,而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均增长1.8%,而欧盟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5.8%。目前,双边贸易额超过每分钟100万美元,每两天的贸易额相当于建交一年的贸易额。中国和欧洲之间每周有600多个航班,中国和欧洲每月有多达150列火车。中欧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双方人民都从中受益。欧洲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为欧洲家庭节省了大量开支,中国广阔的市场为在华的1.6万家欧洲投资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为欧洲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经济保持了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正处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欧洲对高质量消费品、先进技术设备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欧洲经济复苏、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也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商机。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外商投资总额的4%,中国投资仅占欧盟吸收外商投资总额的2%,这与双方经济不相称,投资合作仍有很大潜力。
中欧经贸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共赢是主流。与过去相比,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双方互利合作的格局没有改变,只是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合作基本上是“欧洲投资+中国制造”,但现在这种模式仍然是主要模式,加上“中国投资+欧洲制造”和“三方合作”,开辟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领域,双方利益有更多的契合点和更高的相互依存性。当然,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竞争,但基于共同利益的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中欧应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发展,使两大市场相匹配,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中欧之间的贸易平衡是由各自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自由贸易体制下,不同的经济体和不同的时期总会有赤字或盈余,贸易不可能绝对平衡。中国对欧盟有顺差,但同时对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有逆差。它对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有顺差,对德国、瑞士、奥地利和爱尔兰有逆差。中国的货物贸易是顺差,而其服务贸易有2400亿美元的逆差,其中400多亿美元来自欧洲。受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的影响,国际贸易流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仅基于现行原产地规则的贸易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中欧之间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去年,中欧货物贸易顺差的74%来自加工贸易,顺差记录在中国。利润主要流向跨国公司,而中国企业只赚取了部分成本。如果按增加值计算,中欧贸易顺差将下降40%左右。中国奉行进出口平衡的贸易政策,并不刻意追求顺差。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7年的峰值10%降至去年的1.8%,今年第一季度仅为0.7%,低于许多欧盟国家的水平。中方愿尽快与欧方共同启动自贸区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欧洲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希望欧方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不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中欧经贸合作不是简单的商业关系,而是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投资合作是其中的重要支柱。中国一贯欢迎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鼓励中国企业到欧洲创业,形成双向开放、平等开放、互利共赢的格局。然而,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对外开放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也不同。不可能简单地比较开放的领域和程度。追求一对一平等开放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利润是否大体平衡。以汽车行业为例,有人抱怨中国不如欧洲开放,但欧洲品牌的汽车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很大份额,而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欧洲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5年,我们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第六次修订,限制项目减少了一半。最近,目录进行了第七次修订,限制项目进一步减少了三分之一。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经在全国推广。除个别领域外,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将由审批改为备案。我们不仅放宽市场准入,还大力促进公平竞争。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都受到中国政府的平等对待,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以及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待遇。我们愿意加快与欧方在高层次投资协议上的谈判,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规范的投资环境。我也希望欧方在投资评审方面公平对待中国企业,在签证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产能过剩是一种周期性现象,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也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全球性问题。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低迷导致需求萎缩,这是全球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中国86%的钢铁产量满足国内需求。去年,只有647万吨钢出口到欧盟,122万吨钢从欧盟进口。相反,中国在10年前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出口,包括提高出口关税。目前,最高税率仍达到20%。中国降低产能的努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前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去年钢铁产能下降6500多万吨,今年将减少5000万吨左右。中国钢铁产能削减涉及约50万名工人的转移,比欧盟钢铁工人总数多17万人。将产能过剩归咎于中国既不客观也不公平。能力丧失的责任需要各方共同承担,最重要的是共同行动,而不是相互指责。中方愿在全球钢铁论坛框架下,加强产能削减经验和做法的交流,建立中欧钢铁贸易机制,促进全球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人们的愿望。《巴黎协定》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各方应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推动《协定》的有效实施。中国的话必须被相信,行动必须结出果实。从2011年到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6.2%。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并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我们将继续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尽所能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并愿与欧方在节能环保领域加强务实合作,使之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亮点。
女士们先生们!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应该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同努力,推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标题:李克强在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