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9字,读完约2分钟

M&A是企业创新发展、扩大产能、占领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跨境M&A是企业利用国际资源(港股01051)并通过资本和股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内企业纷纷海外并购整合相关资产;近年来,随着跨境M&A进入规范有序阶段,包括a股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放弃了以往在海外M&A的“跑量”模式,更多高质量的M&A项目逐渐出现并获得市场认可。

跨境并购进入“提质”新常态

跨境并购已经进入新常态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乐妍表示,自2008年以来,国内企业跨国并购逐渐进入新常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8年到2013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跨境M&A还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一些国外优质企业价值下降,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绝佳的机会。从2014年到2016年,上市公司的参与增加,跨境M&A领域蓬勃发展。随着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企业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增加。同时,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和消费升级需求共同推动了目标产业转型。第三阶段,从2017年开始,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有序推进跨境并购。

跨境并购进入“提质”新常态

在上述跨境M&A的三个阶段中,国内企业的“状态”是非常不同的。在2008年以来的跨境M&A发展过程中,国内企业的M&A“情感”经历了一个“初始动员——热与不寻常——平凡回报”的循环。自2017年以来,国内企业的跨境M&A业务明显降温。

根据胡润研究院和dealglobe今年4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企业跨境M&A特别报告》,继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M&A活动快速发展之后,2017年是回报年。中国企业海外M&A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明显减少。去年有400笔跨境M&A交易,其中312笔披露总额为960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与前一年相比,交易数量减少了1.7%,总金额减少了28%。

质量项目得到认可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抢滩”并购带来的后遗症日益明显,一批优质项目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脱颖而出。自2017年以来,国内企业的跨境M&A明显降温,但在跨境M&A,企业更注重M&A目标的选择和交易的风险控制。

国内企业的跨境M&A已经从“跑量”阶段过渡到“提高质量”阶段。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的跨境M&A项目正逐步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化。最近,随着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包括海外M&A项目在内的一些上市公司的M&A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使得市场对这种延伸的M&A越来越警惕..

当然,上市公司也有高质量的海外M&A项目,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据中银国际证券统计,2017年钟鼎股份有限公司(000887)的收入、利润和三项费用较2016年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2016年7月和2017年3月分别收购德国amk公司和tfh公司后,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本公司收购的kaco和wegu在中国的子公司无锡佳科、安徽佳科和安徽谷玮的业务进展顺利。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7亿元和8,000万元,分别增长79.7%和183.3%。净利润分别达到5495万元和1260万元,分别增长90.4%和176.9%。amk和tfh项目,

跨境并购进入“提质”新常态

业内人士表示,真正高质量的M&A项目不会是盲目跟风M&A带来的,而是需要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细致准确的调整,并注意M&A建成后项目的整合与整合..

标题:跨境并购进入“提质”新常态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