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21字,读完约18分钟
“编辑推”出生于80年代,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前南方周末记者、“政见cnpolitics”和“信息实验室”的发起人、东方史评论。 derick,2001年出生,爱国青年,现在是国内某ib学校的高二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同时将来学习金融专业,毕业后打算进入金融领域。 其实从年龄本身来看,两人的年龄差距并不大,但从世代间来看,是在“00后”和“80后”之间发生的对话。 只有两次网上聊天,他们谈论的文案,从社会环境到社会道德、时代责任、新闻传播和媒体、现在和未来、价值观和歧视、对政党的认识和评价,都涉及到了。 因为他们关注这个国家,也关注整个世界。 即使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认识和担心,他们也是现代中国的注意者和思索者。 本论文的图都是单向街书店微信公众平台图derick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赚钱,创造未来derick :我家应该是奋斗史。 我父亲的人生经验很丰富。 他曾经是技术人员,后来不断遇难,有一次发明了解决水泥的好方法,在建筑领域一步步,打得很好。 父亲大学毕业后成了城管。 因为我在找就业难。 爸爸和妈妈都是外地恋,异地恋。 我妈妈以前是高中老师,后来为了养活我辞去了工作,应聘了小学老师。 据说当时美术老师很少,黑板报都是她画的。 我小时候的经验很好,没有风也没有雨。 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我被祖父奶奶带回过老家。 我只会说普通话,语言才能很差。 到了老家语言不通,我懵了。 他们在说什么? 后来和爷爷奶奶呆了很久,居然忘了爸爸妈妈。 然后回现在的城市。 回来后妈妈辞掉工作带我去了,我大一点的时候她又去找工作了。 我过的日子比较平淡 幼儿园的时候每天看儿童频道,在小学闹。 我打算出国读书,初三的时候决定的。 上高中国际学校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压力,但我的学业压力比较轻松。 现在他们必须拼命赚钱,平时很累。 国际学校的支出由父亲负担,但其他支出一定会减少。 国际学校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出国有望发展得更快。 去海外的话视野会变宽吧。 国内的小组死读书很辛苦。 海外部长很简单。 我想申请美国的大学 美国比较发达,我可以得到一点高端的知识,而且可以找到一点机会吧。 百度、微博、滴滴车等是模仿海外的,可以在海外看到更发达的东西,证明思想上有越来越多的想法。 不一定要模仿,我向往学习海外真正迅速发展的理由。 我现在对海外生活不太了解。 如果是未来的专家,现在金融还不错。 但是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专家可能会改变。 所以现在先掌握知识,迅速发展课外有趣的地方。 才能成:认为金融专业好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还是因为能学到海外迅速发展的理由? derick :老实说,前景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赚钱创造未来。 去学习海外快速发展的理由也是因为为事业服务。 毕竟金融有很大的挑战,可能会失败,如果成功呢? 在金融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不试试……也许赢了。 方成:没那么夸张啊。 很多做金融的人也在系统内打工,只是收入高。 还是不想打工,做鳄鱼,哈哈 derick :打工怎么够? 这样每天领工资没意思吧。 才能成:那你这方面的榜样是谁? 巴菲特? 德里克:父亲,他每天都教我感人的思想。 他现在也在做“打工”,但已经管理了子公司。 上面有人。 他希望我能比他有钱 他总是推荐我录像、复印件等。 比如乔布斯和马云的演讲有很多种,第一个方法是在朋友圈里。 才能成:现在中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有问题derick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可能有点问题。 比如,一个老人摔倒了,你去帮忙的话,就会被敲诈,帮助个人。 而且,我认为对国家道德的教育也不够。 现在学习被考试化了,人们很可能无视人类的基础。 现在的食物和饮料等不安全 这是道德上的不足 其实人们表面上受过良好的教育,但道德还赶不上。 才能成:刚才说到道德教育问题,我认为现在中国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也有问题,但这不是道德渗透就能应对的,其实是社会整体的心理问题。 大家的目的是赚越来越多的钱。 说到这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动人的演讲,我个人认为今天的中国人看感动的东西太多了。 大家都很不安,大家都想赚大钱 确实竞争很激烈,但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暂时被搁置在一边。 derick :社会人民以经济为基础,大家都在追求好处。 许多人带着顺应潮流的心情这样做。 要改变社会的整体想法并不容易 方成:是啊。 所以,我感兴趣的是,你自己有活跃在金融界的理想,不能只是打工,这不是也在追求利益吗? 德里克:我在赚钱,维持道德底线。 我不会超越法律。 即使法律有时不完整。 绝对不会发生添加三聚氰胺等事件 才能成:赚了大钱就去慈善? derick :如果我能维持产业,我会做慈善活动,但不会超过总收入的10%。 因为慈善活动太多反而使人们依靠这种徒劳。 才能成:你怎么看穷人? 他们首先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吗? derick :慈善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基本,但我们必须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不是所有的穷人都不自己努力,但确实有很多人不努力。 另外,随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增加,这样的人会增加。 这不是我们想看的。 所以,慈善是促使一些积极的人奋斗。 才能成: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大家的机会不平等。 你出生在一个比较好的家庭,父母可以支持你,但很多人想去国际学校,想出国,他们也没有那样的机会。 即使你鼓励这些人,他们也可能得不到和你一样的成绩。 德里克:确实不平等 但是他们能取得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成绩。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改善。 改善他们的条件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没那么好。 才能成:你认为人能改变世界吗? 德里克:是的,世界在变化。 科学啊,想法啊 方成:那么,你最想改变的是哪个? 是道德吗? 还是其他的 derick :道德吧 比如现在的性别歧视、地区歧视还很严重。 才能成: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道德的现象,你会介入吗? derick :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可以。 不道德的事件必须赶紧纠正。 比如有人的车大声打电话,就会说“嘘”。 那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才能成:我认为现在中国社会的普遍道德水平不太高。 背后的原因可能和社会市场化近30年的过程有关。 另外,可能和个人所谓的“原子化”过程有关。 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多了“没有联系”。 每个人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上升工作,思考。 我认为整个社会的方向还是提倡个人好处,所以其中对别人的关怀比较少。 所以我想挑战一下derick,包括爸爸给你的这种励志教育,包括你自己将来也想学习金融进入金融领域,我认为这还是典型的中国社会中成功的定义。 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内在的矛盾,你说的个人成功和这样的“希望社会有普遍的道德感”的说法。 我认为“普遍有道德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也许还应该包括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社会整体的关怀。 德里克:所以,我说的是自己成功,为社会服务。 方成:是的。 例如,经营公司是为了创造利益,但在海外流行“公司的社会责任”一词,比中国更流行。 很多社会型的公司,其第一目的不是为了利益,或者它们的第一目的可能不仅包括利益,也包括社会利益的创造。 derick :教科书呼吁关注性别平等,但社会主流价值观依然分化男女:关于性别歧视,现在微博上的讨论,以前有压迫大v,微博上说以关于明星和粉丝的讨论为中心 但是,据我的注意,微博上这两年的公共讨论还在进行,很多都集中在性别议题上。 例如,所谓女权主义、直枪 另一所大学教授发表了非常性别歧视的发言,这些讨论非常激烈。 你不知道你们年轻人在讨论这些吗?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derick :我们卧室也有“直男癌”。 他特别不能接受女孩同样是男孩干的案子。 在他眼里男孩要看起来像男孩,女孩要看起来像女孩。 但是,性别这个边界的定义,例如女性必须照顾家人,男性必须在外面战斗,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件。 一旦决定了这个界限,既有适合做饭的男性,也有喜欢做一点令人吃惊的事件的女性,所以他们必须做讨厌的事件,对他们不好。 另外,如果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件,对这个社会也有好处。 所以,我认为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 方成:其实这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对喜欢“一般意义上喜欢女性的事件”的男性也是歧视。 但是,我有好奇心。 什么让你和你宿舍的同学有这么不同的想法? derick :可能和信息有关 例如信息中经常出现xx歧视 加上我们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教科书上写的不一样。 比如教科书一直呼吁我们关注性别平等,但社会其实在那个真正的价值观中分化着男女。 所以这引起了教育和现实的矛盾。 才能成:书上的和实际的是两套 德里克:是的 这两套中,我一定要找一个车站。 而且,就像我收到的关于性别歧视的比较负面的消息,比如家庭暴力,那太频繁了,我的心受不了。 我不仅在情报上看到这些,周围也有同样的事件。 比如我老家几乎不问女儿 我还在网上看到过研究调查 其实我说男孩和女孩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很多人不是认为女性在理科( /科学研究)上不能超过男性吗? 但是如果你从小在科学方面培养女孩,她长大后也可以比男性强。 而且男子,思维定式一定要求他喜欢军事等,但这不一定是真的。 研究调查表明,这完全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这是社会灌输给他们的思想。 才能成:我非常同意你这方面的想法。 这是结构性的要素吧 因为所谓的社会说男性适合做什么,女性适合做什么。 而且,(男性和女性)从小得到的机会不同,所以现在的结果看起来确实不一样。 但是,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男女本身不同,而是因为社会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在增加。 才能成:纸媒时代,大众对不同媒体有很清楚的认识,但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在乎了:我对你这些新闻的来源感兴趣。 所以,看这些故事和研究,你是有意识地去那些地方搜索,还是订阅了一点微信公众号,还是怎么看? derick :我的接受面还很广。 微信你给我弹这个的话,我就去看。 打开电脑,它就会弹出来,我也去看。 但是接触面广,很多消息不一定是真实的。 如果我想确认那是否是真的,就在刨根问底地查很多资料,在各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 但这其实是我主观感受到的,感觉哪个更现实。 才能成:在你们的国际学校,有教大家辨别这样的消息进行调查研究的课程吗? derick :我们有一门叫tok(theory of knowledge )的课。 这门课会告诉你“我们是怎么知道某个事件的”。 牛津版ibdp tok教科书的书贴纸,比如你现在坐在房间里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自己坐在房间里? 也许是在做梦 另外,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是对的还是错的。 我的老师说有两种评价方法。 一个是absolute (绝对),另一个是relative (相对)。 也就是说,一个是绝对主义,一个是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是所有人都认定的价值观,另一种相对主义与culture有关。 根据书,虽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我认为相对主义听起来比绝对主义好。 因为不同的地区可以适应文化。 相对来说,绝对主义是指将某种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 但是相对主义有缺点,它可能会使文化之间产生一种冲突,冲突发生后容易发生战争矛盾等一种矛盾。 才能成:关于这两者,也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好,哪个更差。 所以,其实你说的这种认知论,有哲学层面,可能也会评价一些实用的做法和妙招是否是新闻的真实。 比如,你们可能需要做一点独立的研究来完成这样的课题。 那个过程实际上是锻炼自己评价能力的地方。 因为我以前是记者,所以现在正在研究信息传达的课题,所以我对你如何获得更好、更高质量的消息的“新闻素养”感兴趣。 我能看见你刚才说的话两点。 一是说跳出来什么就去看。 当然,你看到的东西很广,但另一方面,你可能会认为你没有有意识地、固定地订阅媒体和账户。 别人只给你看什么,你看什么? derick :我想看什么,这里有积极的操作感,一切都可以凭我自己的脾气来。 如果我必须订阅什么,那就是为了把什么强加给我,有约束力,被动接受的过程。 才能成:但是你的“想要什么”。 例如,qq弹出窗口,里面有20条信息。 而且你感兴趣。 这里还有问题。 展示在你面前的这20个或者qq会给你选择。 而且,点击观看后,你在意这个消息具体来自哪个媒体和账户吗? derick :我不介意 方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时代差异。 我上高中是在2001年到2004年,不知道你是不是出生了。 因为当时的网络没有那么普及,也没有高端智能手机,所以当时的主要媒体是纸质媒体。 使用纸媒和在网上看新闻非常不同。 读报纸的时候去报社买。 要去,需要哪家报纸,报纸的企业品牌是什么,名字是什么,需要明确的目标来传达给它的身体。 因此,在纸媒时代,实际上大部分顾客都很清楚自己看到的东西来自哪个媒体。 但是,现在不知道。 总之,是从维基聊天和今天的头条推送。 所以很多人不在乎像你一样,这些背后是什么媒体生产的。 但是,实际上,对各个媒体的不同认知很重要。 但是在现在的时代,这些部分已经消失了。 这是我的注意 derick :其实我认为你没有必要为了特定的目的看那个。 因为如果你觉得你是为了看新闻而专门看报纸的话,你必须特意去看所有的报纸。 今天这份报纸可能很惹人注目,第二天这份报纸都很无聊,这种东西你控制不了。 那会给你一些东西。 你完全没有idea。 才能成:确实 当时具体的记者,媒体人,他们的力量非常大,他们可以决定你今天得到什么明天得到什么。 但是现在的时代其实顾客的权力越来越多,你可以更自由地选择。 但是这个选择过程可能大部分人没有太强的评价力。 所以很多人选择的是比较虚假或劣质的信息。 所以这也是问题的两面。 持有越来越多的立场可能会使这个整体的质量有点下降。 derick :虽然混杂着虚假信息和副本,但如果这种媒体的采用在某种程度上累积,我就见过很多副本。 如果那是虚假的,你就能分辨出有什么形状。 derick :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这个社会,你必须先自己成功。 有更高的追求吗,比如改变世界? derick :没有这样的追求,毕竟宇宙太远了。 方成:哈哈,是吗? 听起来很大,但也可以从细节上改变。 derick :这么大的梦想太轻浮了 所以现在的细节是经常读书 才能成:这样的标准回答,哈哈 derick :但是这个答案是对的。 不学习的人会成功,但学习更容易成功 而且,如果你首先在一定的事业,比如金融,不取得一定的成功,你说的也只是捡海针,我想没人能听你的。 你也不能鼓励任何人支持你。 但是如果你成为某个国家的总统,主席,你说一句话,大部分人都会听从你的话。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这个社会,首先你必须自己成功。 如果你成功了,你的影响自然会很大。 如果你真的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话,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你可以这么认为。 方成:我大致同意刚才derick说的这个。 在你得到更高的位置后,你做的事件当然会影响更大。 但是,我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工作。 例如,以前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少女玛拉。 她是普通的巴基斯坦少女。 玛拉也不知道她到了什么地方才发生什么事件。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1997年巴基斯坦女孩玛拉出生了。 derick :但是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马拉拉呢? 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非常少 才能成:但是很多人认为我们不知道。 他们没有到达多高的位置,所以他们做的很多事件,即使影响了人,我们也不知道。 derick :但是这样的人很少。 我想 也就是说,社会地位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多少会有影响,但真正产生巨大影响的概率更小。 到了更有影响力的地位,就可以更容易地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越来越多。 才能成:但是在你攀登的过程中,其实需要做出很多妥协和牺牲。 而且,我不认为你到达这个位置后也会那么自由。 比如美国总统受到限制,很多事件他做不到。 所以没那么绝对吧。 但是大致的倾向和你说的一样。 方成:从0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整个基调没有太大变化。 derick :我觉得80后的思想没有我以前想象的那么古板。 谈话后,我觉得这80后的思想还很开放。 他们在这些80年后也知道很多事情,我认为他们对社会也有自己的见解。 我想这个可以给我们00后参考。 我很有主意。 方成:我对00后的总感觉是你们是非常幸运幸福的一代。 因为在你们出生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整体迅速发展是非常迅速、非常丰富的年代。 对此,我们80年代的人,小时候国家其实很穷。 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太富裕的时代。 而且,那也是没有网络的时代。 但是,如果00后出生的话就是网络时代。 80年代的推广画可以说我们运气不好。 因为经历了贫穷、不富裕、没有那么发达信息的时代。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是一种财富。 你越来越多的经验会越来越多,那相对来说00后可能会缺乏这样的体验。 因为从0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整个基调其实没什么变化。 所以,这一代人可能认为自己成长中的经验,世界应该变成这样,也一直担心会变成这样。 但其实不然。 你们出生十几年前可能就不是这样了,之后也可能不是这样。 所以这是我自己比较主观的印象和评价吧 我接触的00后也不够,所以从时代背景来说,我想有这样的事情。 [本文整理了年12月28日和12月30日日方将与derick进行在线qq聊天,恢复了所有的聊天复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删改。 会话在单向街书店微信公众号( onewaystreet )上发表,澎湃信息允许转载。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下载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到“澎湃信息”app)
标题:热门:00后有话说③|方可成VSDerick:道德还是跟不上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