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0字,读完约6分钟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占汽车总产量的1.55%。同时,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1.35%。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1%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从产业引进期向产业成长期转变。
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成长期,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特斯拉、宝马等外资企业将加速涌入,市场竞争将继续加剧。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紧密结合消费者需求,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整合新兴技术,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积极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主体作用。
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增长阶段,但是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体作用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产品过于依赖补贴,市场竞争力不强,配套服务滞后。具体来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还是充电服务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都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大量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国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仍有许多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逆向开发,仍然使用传统的燃油汽车底盘。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机电耦合装置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总成的集成、平台化和轻量化设计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汽车智能和网络连接技术方面,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路试阶段,而欧美和日本的一些企业已经推出了多种具有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对于关键零部件企业来说,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已经开始产业化,但其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在动力电池原材料技术、大批量生产控制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驱动电机控制器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虽然我国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已达到140 WHR/千克,成本已降至2元/WHR以下,但只有能量密度达到300 WHR/千克,成本降至0.8元/WHR以下,新能源汽车才能与传统燃料汽车直接竞争。
从收费服务企业来看,我国收费服务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性质相对单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从数量上看,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充电服务企业不多,主要包括国家电网、莆田新能源、万邦充电、天汇等。就企业性质而言,我国早期的收费服务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加速后,万邦充电等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就服务体系而言,现有收费服务企业的充电桩数量大多在1万个以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其中,一些收费服务企业尚未建立在线管理服务平台,不利于消费者发现和使用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的措施和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占汽车市场的1%以上,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优势、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等关键信息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因此,下一阶段将是消费者积极选择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时期。面对这一趋势,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努力打造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的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站稳脚跟。这里有四个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由于能源供应系统和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与传统燃料汽车有本质区别,新能源汽车需要在新底盘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以向前发展为导向,加强全新电动底盘的开发,积极推动全新车型的开发,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水平。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全面赶超为方向,加快突破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动力电池量产控制和系统集成、驱动电机控制器设计等技术缺陷,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加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研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创新的商业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是促进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产品的重要途径。例如,特斯拉通过“体验店+在线直销”的营销模式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浙江康迪依靠分时租赁等创新实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快速推广。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注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准确界定目标消费群体,加强与租赁服务企业和网络运营平台的合作。在收费服务中,缺乏商业模式创新是制约收费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收费服务企业需要关注不同消费群体的收费需求,以商场、车站、机场、酒店、旅游景点等商业公共区域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可持续的收费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能力。鉴于消费者需求的迅速扩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加强产品销售和维护等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完善现有新能源汽车销售和维护网络,在新的推广城市和地区建立集新能源汽车体验、销售、维护和保养为一体的服务网络,确保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2015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政策》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企业确定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积极与动力电池制造商、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企业等相关实体合作,加快建立以区域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点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
整合新兴技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是智能和网络化技术的重要载体。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积极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化,重点发展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和共驱动技术、数据安全和平台软件开发,推进智能网络化汽车研发。此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应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车辆采购和使用中的整合,从而优化业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例如,通过与中兴、滴滴打车等平台合作,开展租赁服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仅可以提高车辆预约、车辆监控、车辆维修、支付结算的效率,还可以加快租赁服务的拓展,优化业务模式。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收费服务企业将能够实现充电桩智能定位、过充保护和远程收费等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
(作者是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标题:发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转型主体作用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