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26字,读完约20分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新理念。为实现“十三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现状,找出差距,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全面提升我国各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在总结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和国家统计局的综合发展指数(cdi)等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用和筛选了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知识经济和创新等12类指标(归纳为三种类型:“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我们认为,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发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作用,因地制宜提高各地区竞争力。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1.中国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大特征

1.新常态下,中国各地区经济呈现加速分化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势头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加速分化趋势。

东部地区正在放缓并趋于稳定。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在转型升级和制度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发展。2014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经济总量接近世界第14大经济体墨西哥的水平。

中西部地区内部分化明显。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慢的省份出现在中西部地区。重庆、贵州、新疆、江西、陕西、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受益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区域投资和消费增长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然而,以资源和能源出口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省份,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例如,山西省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9%,比2013年低4.0个百分点。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东北大调整。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东北三省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陷入板块式崩溃,面临巨大挑战。2014年,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6%、5.8%和6.5%,排名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分别比2013年下降1.8、2.9和2.4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出现了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仍然较大。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全国投资率下降了1.9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中国14个地区的投资率较2013年有所下降。然而,仍有17个地区继续上升,其中青海省的投资率从2013年的119.9%上升至2014年的130.4%,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投资率从2013年的91%上升至2014年的112.8%。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不同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2014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1%,连续第二年超过第二产业。然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极不平衡,北京和上海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7.9%和68.4%。然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比重仍然较低,排名最后的安徽省服务业比重仅为35.4%。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处于要素驱动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严重依赖资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传统的重化工业。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3.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城市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发展快的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上升到2014年的54.8%。然而,中国城市化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城市化水平地区间差异很大。东部省份如广东省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8%,而西藏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4%。第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第三,空城镇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东部一些城市密集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正在收紧,而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区(报价600139,buy)的城市化潜力有待挖掘。第四,“人口城市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第五,交通拥堵、污染和其他疾病在大城市很突出。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4.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瓶颈

2014年,全国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相对落后。

在用电量方面,2014年,全国人均用电量为4067.5度。除了宁夏、青海、内蒙古和新疆这四个人口稀少、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的西部省份外,其他大部分中西部省份人均用电量排名较低。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2014年,西部各省公路网和铁路网密度同比增长,但西部部分省份公路和铁路密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公路而言,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六个地区中,有五个是西部省、市、自治区,即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就铁路而言,西部有7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即内蒙古、甘肃、四川、云南、新疆、青海和西藏。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民航客运区域差异明显。2013年,北京、海南、上海等三省市的人均客运量排名第一,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辽宁、湖北、吉林、湖南、江苏、安徽、河北等省排名较低。

全国通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仍有一定差距。2014年,东部六省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西部甘肃、云南、贵州、江西互联网普及率仍低于37%;2014年,北京的电话普及率高达228.1/100人,是排名最后的江西的2.9倍。

5.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空的分布严重不平衡

西藏和青海省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0倍和7倍。然而,京津冀地区最为稀缺,河北、北京和天津人均淡水资源最少,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10。

西北和东北地区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新疆人均石油储量为25.6吨,是全国人均水平(2.5吨)的10倍;人均天然气储量为42403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3615立方米)的12倍;山西人均煤炭储量为2524吨,是全国人均水平(176吨)的14倍;辽宁人均铁矿石储量达到118吨,是全国人均水平(15.1吨)的8倍。

东北和西部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其中黑龙江和内蒙古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4.64亩和4.46亩,是全国人均水平(1.38亩)的三倍多。东部地区耕地资源少,浙江、天津、福建、广东、北京、上海等东部六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6.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有效改善,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布日益均衡

近两年来,国家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资源配置日趋均衡。

在医疗资源方面,中西部省份每万人执业(助理)医生数量增长迅速,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河南、贵州、四川每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比2013年增长3.7、3.4和3.0,远远超过全国增长率(0.8);2014年,新疆、青海和四川三省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55张以上,分别为62.2张、56.6张和56.5张,居全国第一、第三和第四位。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就教育资源而言,中西部省份在初等教育(小学)和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方面具有优势,而东部省份在高等教育方面继续领先。2014年,新疆中小学专职教师1万人,达到117.4人,居全国首位,是上海的2.7倍;北京普通高校1万名专职教师的数量为31.8人,是排名最后的青海省的4.7倍。

7.东部人口的文化素质仍保持绝对优势,但地区差距正在缩小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4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提高了0.4个百分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平均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每万人的研究生人数提高了0.3个百分点。

然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2014年,无论是高中以上人口比例、大学以上人口比例还是1万名研究生人数,中西部地区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而北京、上海和天津则远远领先于中国其他省区。

8.财政税收增长速度下降,各地金融发展差距较大

2014年,中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6%,增速降至1991年以来的新低。与2013年相比,2014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人均税收增长率下降了4.1个百分点,国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就地区而言,东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比重较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比重较低,地区差异明显。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虽然中国金融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地区之间发展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的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52%,形成了“沿海金融高地”,借助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位居第二;中部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薄弱;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保费收入仅占gdp的2.96%,远低于欧美国家。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9.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省级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指标呈现出改善的趋势。省会城市年均pm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和用电量同比下降。但是,这些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空烟雾造成的空气污染仍然难以消除,环境污染问题经常发生在一些地区。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禀赋突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和环境,以重化工业为主要产业结构,易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西北地区。其中,单位gdp能耗前5名位于西部地区,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前10名中有8名位于西部省份。新疆和内蒙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电量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10.人口红利进一步减弱,地区劳动收入差距缩小

中国的人口红利进一步减弱,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16个省级地区的劳动力比重有所下降,7个地区下降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中国劳动力比例的降低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促进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省份转移,使企业增加对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全国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分别增长了9.47%和7.04%,员工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从地区来看,平均工资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也是如此,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11.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足,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然较弱,关键技术和流程有待突破,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技术创新机制尚不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的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在科技创新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和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着“逆向地形”现象,制约着当地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从资金投入来看,北京对R&D的投入占地区gdp的6.08%,不仅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而且超过了全球最高的以色列(4.2%),而中西部地区有16个省级区域科研基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尚未达到1%;从科研和生产的角度来看,2014年北京市万人专利授权量达到34.7,是排名最后的甘肃省的6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全国前五位,总产值为6.67万亿元,占全国的65.2%。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1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新理念,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变为创新驱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得到了很大提高空;从协调的角度看,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仍有分化趋势。未来,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协调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绿色角度看,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强,建设“美丽中国”取得重大进展。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不同地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差异为开放内部行政壁垒和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基础;从共享的角度看,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将实现省际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总体而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将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动力,促进各省区在创新驱动下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是因地制宜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深入推进城镇化发展

一是发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作用,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总的来说,我国各省区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由于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发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作用,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提高不同地区的竞争力,构建适应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模式。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发展效率高,财力雄厚,集中了大量资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然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饱和,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双重压力。从发展程度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转变,未来将进一步向“创新驱动”发展。这就需要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好,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好,产业基础强,生态环境容量大。但是,也面临着“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等矛盾和问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一些重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与东部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差距较大。东北地区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然而,它面临着工业水平低、生产方式粗放、矿产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可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处于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过渡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要素利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这需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是形成“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布局,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实施板块与轴线带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在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区域战略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三大战略,整体实施“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区域部门发展战略的合作,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构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长江经济带跨越中国三大区域,将引领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将打破现有的行政体制,实现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屋脊”。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化。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的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疾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城市,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二是统筹of/きだよ/room、规模和产业三大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优化升级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中西部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促进边境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协调发展。三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旧住宅区改造。第四,大力开展生态修复,使城市能够再现绿水青山。城市交通、能源、给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应当按照绿色循环和低碳理念规划建设,促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形成。五是控制城市发展强度,防止“大蛋糕”蔓延,划定水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四是继续完善中西部基础设施,重点支持交通和信息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发达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建议中西部地区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路网和铁路网密度,切实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

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对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国家鼓励的重点方向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利器。4g等移动通信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了便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

第五,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和第三产业。依托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农业比较重要的地方,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搞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在资源优势明显的地方,要尽快进行产业升级,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从资源开发到资源综合利用的转变,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税收贡献率;加工企业聚集的地方,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从来料加工和订单生产转向培育自主品牌。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城区为中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城区已形成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水平,区域内主要生产要素已经集聚。要逐步减少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过度依赖,抓住机遇,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重点发展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娱乐业,逐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培育长期增长点。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六,加大对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目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增强。今后,应加大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供给,促进金融业与经济同步发展。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有保护有压力,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可以更多地发挥中长期信贷的作用,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随着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们将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促进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我们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从东西方的比较来看,西部的产业结构比较重。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应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清洁发展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目前,地方政府的评估侧重于经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意识。今后,我们应该扭转发展中只注重国内生产总值的观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地方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绿色发展。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关空气、水、土壤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环境。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检测技术,加强环境执法。此外,应有效实施环境评价制度,以提高社会参与度,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八,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缩小地区间科教水平差距。强化“制造业立国”和“实体经济立国”理念,形成国家整体应对战略,着力改革教育体制,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水平差距。明确加大创新投入,改革创新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到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进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合理选择重点领域,给予相关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提出相关制度安排,有序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专项支持基金,制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后发地区的评价体系和措施。在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审批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特殊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中小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设立专门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业务,降低贷款标准,简化贷款手续。

标题: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竞争力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