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4字,读完约5分钟
信用是金融的基石。农民贷款的“两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解决金融支农难题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行紧密结合定西市实际,大力实施“信贷惠农工程”,研究开发农村信贷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开展农村信息采集、信用创造和信用评估,逐步优化农村信贷环境,探索有效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的新途径。
春节刚过,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西关村的村民杨就请同村的几个村民帮忙处理去年收购的当归。虽然手头的资金比较紧张,但他还是筹集了5万元贷款,将于下月归还给信用社。“只要你信守承诺,被评为信用农民,信用社下次就可以发放贷款!”杨告诉记者。
与杨相比,定西市安定区铜家川村村民何世平对此感到后悔。“2005年,他从信用社借了2万元。当时,他的守约意识不强,两年多后他没有还清贷款。后来,他没有对用户发表评论。现在贷款不能被批准,也没有人愿意和我组成一个联合保险团队。到处都是农贸市场,现在我不敢食言。”
在定西,农民的信用意识和守信观念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变化是由信贷效益工程的深入发展带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定西支行行长天妃告诉记者。
找到症结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定西是甘肃脱贫的主战场。全市六县一区均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市贫困水平和覆盖面较深,农村金融和农民贷款问题相当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定西中心支行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贷款陷入困境,症结在于农村信贷环境差、农村信贷体系建设滞后。为改善定西市农村信用环境,2007年以来,本行探索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报请市政府批准,制定并发布了《定西市农村信用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决定开展全市农民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估工作。2012年,定西市政府牵头实施了“信贷惠农工程”,该工程被纳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重点经济金融工作加快推进。
2011年,我行自主开发了甘肃省首个区域性“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农民信息采集、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的统一建设。2013年,该系统在全市金融机构间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查询系统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农户的信用状况。农民可以通过身份证和信用证获得小额信贷,较好地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放贷”、农民“放贷不畅”和“操作层面不放贷”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定西市建立了58.66万农民信用档案,占全市农民总数的96.24%,有49.72万信用用户,占全市农民总数的81.58%,有642个信用村,占全市行政村的35.06%。农民贷款余额216.32亿元,家庭平均贷款增加到3.61万元,农民贷款覆盖率达到52%,农民贷款满意度提高到68%。
宣传引导,增强农民信用意识
在信用创建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定西中心支行深切感受到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尤为重要,必须不断抓好信用教育。在收集农民信息时,应积极宣传信贷惠农工程、信贷信息系统等相关信贷知识,以获得农民的支持和理解。在重点乡镇和村委会,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园,悬挂信用信息公示牌,定期更新公示内容,使“守信天下,失信难移”的理念逐步深入农民心中。农民信用评估结果在村委会公示,组织了多次信用农民信用表彰大会,对典型信用农民代表进行了公开表彰,真正提高了信用农民的荣誉感。
本行还指导农村信用社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建立“奖信惩奸”机制。西关村是定西市首批信用村之一,值得信赖的村民得到了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全村共评估20名白金用户,信用额度不到200万元;黄金信用有45个用户,信用额度不到100万元。此外,选择了900多个优秀、良好和一般信用用户,并授予10万元以内的不同信用额度。2015年,20多户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家庭,其中80%以上年收入超过5万元,90%的家庭居住在新建的砖房或楼房中,150多户家庭拥有私家车。
帮助农民、信贷和惠及农民的政策显示出成效
随着“信贷惠农工程”的深入实施,定西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和农业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财政金融政策。市财政每年出资80万元对涉农贷款增量较大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县、区政府也对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对于涉农贷款和农户小额信贷比重较高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给予相应的支农贷款。
地方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额度从3万元逐步提高到5万元以上,对农户的贷款利率比非农业贷款低1-2个百分点,每年为农户节省1.5亿元以上的利息。截至2015年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为441.53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79.33%。
谈到信贷惠农工程,渭源县汇川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侯深受感动。“信贷惠农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信贷观念,连老赖户都主动还清了债务。农民能够按时还款,信用社的还款是有保证的。我们敢于实施增加信贷、增加配额、降低利率等政策,以提高农民贷款的满意率。”截至2015年底,威远县汇川镇信用合作社存款9900万元,贷款超过2亿元。
标题:信用惠农的“定西实践”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