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7字,读完约3分钟
据格商金融研究员王介绍,新三板资产管理产品净值的巨大差异是由于不同管理人员在投资能力和资源、投资策略、估值方法和布局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大多数NEEQ基金的投资范围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还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这种投资范围决定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和不同的估值方法,这将影响基金在运营期的净值显示和投资者的最终实际收益。”
对于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投资者进入时估值越低,最终收益越高。从普通pe、股改完成、上市后做市商、上市后固定涨幅、稳定做市商,甚至在ipo期间,企业估值都在不断上升。“从我们经营许多新三板产品的经验来看,新三板产品的估值方法与阳光私募股权基金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方法有很大不同。对于拟上市公司的股权,通常按成本计价,在实际从收益中提取之前,不会实际显示为净值;通过协议转让交易的股票按成本价或最新转让价格估价;造市企业的股票按最近的交易价格估价。”王表示,如果基金的投资策略侧重于投资上市公司的股权,净值在投资期内可能保持不变,但经过一定的投资运营期后,一旦项目退出,产品的净值极有可能迅速增加。林静、丁奉、立成等优秀投资机构发行的新三板基金基本就是这种情况。目前,大部分显示净值较高的产品主要涉及单个上市企业的增加,整体提升了现阶段的净值表现。然而,这种投资机会并不频繁,投资业绩也不可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净值被成功维持,组织也不容易。“我们现在接近80%的浮动利润,产品将于明年到期,但现在我们已经焦虑不安,每天都在寻找退出机会。即使有浮动利润,也不意味着它可以盈利。投资者需要的是真钱。如果他们卖不出去,这些只是账面数字。”深圳新三板产品的一位投资经理表示,自2015年4月以来,新三板的流动性逐渐跌入冰点,持有大量股票,这些股票有浮动利润,但没有交易量,不能出售。“我等不及创新型企业的ipo了,今年的流动性也没有改善。”显然,新基金一直不愿进来。如果产品过期,股票仍然没有卖出,只能低价卖出;如果不能出售,只能与投资者讨论延期事宜。”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今年二、三季度将迎来新三板产品退出的小高峰,明年将是机构实现退出的真正高峰。然而,由于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大多数机构已经提前寻求退出途径。王表示,对于很多三年期的产品,真正的投资期其实只有一年左右,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退出的机会。
“目前,似乎即将到来的创新层可能是最好的下车机会。”上述上海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创新层推出后,预计监管体系和市场资源将优先投向创新层,资金将更受青睐。创新层的流动性将明显优于基础层,这无疑是“重兵”机构的好机会。
标题:浮盈兑现难 机构提前寻觅退途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