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0字,读完约5分钟

中新网12月18日电(记者汤琪)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以及解决损害赔偿的方式。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早在2015年,政府就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新计划的发布与之前的试点有什么不同?什么是补品?

数据地图:一大片垃圾漂浮在河上。中国新闻社发布吴俊杰照片

“计划”阐明了系统改进的时间表

-从明年起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并于2020年开始建设

据报道,《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的解决途径等。,并形成相应的考核评价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和补偿制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该计划,从2018年1月1日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在全国试行。到2020年,力争初步建立责任明确、渠道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补偿充分、恢复有效的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体系。

我们为什么要为生态环境破坏支付赔偿?

——破解“企业污染、群体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境

长期以来,在环境保护领域,“企业污染、人民受苦、政府买单”的困境一直存在。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无疑是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

根据该《方案》规定的原则,其中之一是“环境是宝贵的,损害是应负责任的”。

根据该计划,这反映了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价值,并敦促赔偿义务人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无法修复的,应当实施货币补偿,以替代修复。赔偿义务人对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此外,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赔偿权利人组织生态环境损害的调查、评估和评估,编制恢复计划,并积极与赔偿义务人协商。协商不成的,赔偿权利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方案》明确了赔偿的适用范围

-什么损害需要赔偿?

根据本次发布的《规划》,文件中所指的生态环境破坏是指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森林等环境要素以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变化,以及由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根据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案件有三种类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突发事件;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后果。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社会影响等因素,明确具体情况。数据地图:雾霾天气下的哈尔滨主城区。中国新闻社记者余玉社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将全国试行: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

明确赔偿权利人

-赔偿权利人已经从省政府扩大到市和县级政府。根据《纲要》的规定,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全额赔偿;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无法修复的,应当实施货币补偿,以替代修复。

就赔偿的权利和义务而言,与2015年的试点方案相比,为了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效率,该方案将赔偿的权利人从省政府扩大到市、地两级政府。

其中,省内跨市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由省政府管辖;其他工作范围由省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地三级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有权提起诉讼。对于跨省的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地的有关省级政府应当协商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据有关专家分析,根据相关部门的实践经验,损害赔偿案件主要发生在市、地两级。市、地两级政府在配备法制和执法人员、建立和完善环境损害评估机构、处理案件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数据地图: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环保警察正在工作。警察为生态环境损害提供赔偿是有前提条件的

-“方案”规定了“预先协商”程序

除了补偿权利人从省政府扩大到市、地两级政府外,据了解,在2015版试点的实践基础上,该《方案》还明确了补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在协商和诉讼的选择上应“协商先行”,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协商是诉讼的前提。

根据《方案》的规定,协商不成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协商达成的赔偿协议,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申请人民法院司法确认,赋予赔偿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该系统仍是一个“试验”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保护公众知情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次发布的《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仍是国家的“试行”。

《纲要》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试点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自2019年起,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情况送环保部汇总后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规划》还对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例如,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指导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识别和评估、补救计划编制、补救效果后评估等相关业务工作。

此外,《规划》要求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方式,邀请专家和感兴趣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恢复或补偿咨询。依法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和评价、赔偿、诉讼判决文件、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报告等信息。为了保护公众的知情权。(结束)

(负责编辑:李佳佳hn153)

标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将全国试行: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