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游苏杭)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最近,《城市创新与发展报告》在“2017城市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对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报告指出,我国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太协调。从全国来看,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从省市来看,人口更集中在地级市和县镇,小城镇的发展低于预期。

报告指出,针对当前形势,要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改革创新,鼓励先行先试,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小城镇建设的要素,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然而,东、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在产业基础、民间资本、人力资源和市场活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报告认为,小城镇的发展不可能是“全面的”,应构建分类发展、区域合作的小城镇发展体系。政策制定应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态度,坚持因地制宜,提倡发展特色小城镇,突出重点,对不同类型的小城镇进行分类政策,突出发展人口聚集能力强的小城镇。对于长期以来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它们应该作为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对于特色城镇的创建和培育,这种模式并不局限于建制镇或“非镇非区”,在数量上也不适合区域平衡。

报告:小城镇宜构建分类发展体系 不能搞“全能化”

此外,报告还强调,要加快制定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指南,严格控制居住用地比例,防止特色城镇出现“房地产”现象。同时,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标题:报告:小城镇宜构建分类发展体系 不能搞“全能化”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