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2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甘肃农村信用社紧紧跟随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信贷资源向贫困和深贫困地区倾斜,金融扶贫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已达2294.15亿元,占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的82.54%。累计投入扶贫小额贷款126亿元,覆盖33.12万户已办卡贫困家庭,在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上荣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甘肃农信的扶贫“成绩单”

注重工业栽培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甘肃农村信用社把扶持贫困地区培育富民产业作为扶贫的重点。基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一县一品”的产品创新理念,开发了“龙窑通”、“金国宝”、“金树宝”、“金钟宝”、“龙窑通”、“龙财通”等“六环六宝”特色产业贷款产品。同时,全省信用社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实施差异化还款方式,创新适合产业资本流通特点的业务模式和组合担保融资模式,提高产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贫困县(区)特殊行业“六环六宝”贷款达到216.39亿元,占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业贷款的89.14%。

甘肃农信的扶贫“成绩单”

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

提高金融服务对接能力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把精细化创新作为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有力手段,注重创新贷款方式。扩大信用评级范围,优化贷款流程,创新性地实施了以富农卡和身份证在信用额度内随时可贷的农民小额信贷,着力扩大农民小额信贷范围。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余额达到397.26亿元,其中贫困县(区)达到363.35亿元,占91.46%。

甘肃农信的扶贫“成绩单”

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甘肃农村信用社开发推出了“创业贷款”、“住房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准入门槛较低的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需求。其中,“创业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分别达到21.9亿元和16.13亿元。

在贷款审批和发放方式上,全省农村信用社以“大幅提升万户进村服务”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积极推广新一代“背包银行”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地毯式入户调查活动,进一步推动信贷服务向家庭庭院和领域延伸,从柜台贷款拓展到门到门贷款。

在扶贫信贷模式中,全省信用社探索实施了“基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驱动型信贷扶贫模式,积极满足贫困地区绿色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和引导其吸纳贫困家庭就业,带动其创业,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

在路径构建的基础上

促进金融服务渠道的延伸

为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覆盖面,甘肃农村信用社以畅通的金融服务网络为有力手段,开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自主开发了集现金存取、转账、支付、自助贷款等基本金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三农”自助终端和惠民终端。以此为起点,大力发展自助银行和移动互联网金融,有效建成覆盖面广、网点多、功能多的金融服务终端。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已部署2921个“三农”金融服务终端,覆盖7414个村、147个社区、168.6万户、737.8万农牧民。共部署了6431个惠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终端,有效地满足了贫困和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支付、小规模接入和上门资金转移需求。

甘肃农信的扶贫“成绩单”

同时,甘肃农村信用社还创新推出了依托便捷金融服务点的“电子商务扶贫”模式,与甘肃米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万科商城”,并通过互联网渠道搭建“利农商城”平台,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商品采购、配送、代理、代收代付等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张乐制图)

标题:甘肃农信的扶贫“成绩单”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