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1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干部队伍。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如何理解报告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
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方向,端正选人用人氛围,突出政治标准
记者:报告再次强调了好的干部标准,坚持了选人用人的正确方向,纠正了选人用人的风气。你认为它的相关性是什么?
吴江:自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优秀干部五项标准以来,选人用人的形势和风气明显好转,选人用人工作发生了导向性变化。经过近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拔好干部,才能保证党的事业的繁荣和人民利益的维护与发展。在新的时代,优秀干部的标准不仅要坚持,而且要落实。实施就是用好干部,用智者见智是常事。要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尤其需要大胆选拔敢于承担责任、做好事的干部,特别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卷起袖子,努力工作。
报告中提出的这一要求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目前,干部队伍中出现了“无为”的现象,少数干部有“宁不当官,不出意外”的消极心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好的干部标准,从制度上落实到行动上,大胆选拔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干部,冷静思考问题,不做实事,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报告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即通过建立这些良好的机制,支持和鼓励那些敢于承担责任、实事求是、不谋私利的干部。严格执行“失职问责和不作为问责”的要求,认清做与不做、多做与少做、做得好与做得差的区别,确保选人用人的正确方向深入人心。
记者:在坚持干部标准的同时,报告提出要强调政治标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吴江:落实干部标准的关键是政治标准。因此,报告特别强调“突出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核心标准,政治不合格,一切都不合格。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培养出“金刚不坏之身”,使干部在大事坏事面前旗帜鲜明,在风雨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在关键时刻做到可靠、可信、放心。
要端正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抓好选人用人的入口。如果这种政治壁垒得不到维护,干部就不可避免地会“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报告把“四种意识”和“四种自信”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突出政治标准的要求,要求各级干部成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让更多的现代治理专家从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
记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干部队伍,为什么报告要强调专业化,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吴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其中“专业化”是指选拔干部要懂得管理经济社会,要从“全能”的业余领导转变为“专家领导”。经过多年的努力,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在专业化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干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然而,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一些干部的专业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为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特别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干部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记者:你认为如何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精神素质?
吴江:我认为,新时期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精神,是指在各项事业发展中,掌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科学知识、治理方法和创新精神的素质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为此,应该做到:
——坚持作为最高干部的事业。牢固树立“以物选人,以人为本”的理念。“马可以冒险,但不如牛;一辆结实的汽车可以承载很重的货物,但是过河不如坐船。”只有通过事件选人,我们才能提高专业水平。调查鉴定干部要注重岗位的专业匹配度、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度、工作方法的科学应用度、解决问题的创新贡献度。
——坚持从全国各地选拔干部,畅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适度扩大专业技术公务员的岗位设置和就业率,强化用人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的导向。
——改进干部培训方式,探索机关、党校和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的途径,不断丰富干部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为履职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年轻干部必须下去,留下来,做好,流动
记者:报告提出要大力发现和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和困难地方培养和培养年轻干部。你认为这种对年轻干部的培训怎么样?
吴江:报告强调选拔和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青年干部,既尊重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又指出选拔青年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选拔优秀青年干部要符合“通过实践检验”的要求,不能把青年干部完全等同于高学历青年干部。过去,有些地方在选拔年轻干部的时候,对年龄、学历等条件都是机械地规定,以致一些在实践中表现好的年轻干部被刷下来。如今,教育不再是年轻干部的问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仍然有相当多的"三门"干部从家到学校大门到办公室大门。他们缺乏基层第一线的摸索,缺乏应对紧急困难和风险的实践经验。年轻干部经常深入基层,经历大事、大事、急事和艰苦锻炼,磨砺品格,增长才干,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干部。
记者:如何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
吴江: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阶段。青年干部成长阶段的条件虽然可以适当放宽,但基本要求不能降低,优秀干部的标准不能动摇,特别是在政治、品德、廉洁和纪律方面。谁在大事坏事面前党性更强,在困难环境中意志更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更大,在干部群众中的声誉更好,谁就被选上。我们也要坚持保持良好的政治屏障,强调政治标准首先要落实到年轻干部身上。坚定理想是第一要求,最重要的是全心全意支持共产党,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改进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进一步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坚持组织掌握、动态管理、进与退,适时用好,保持一潭活水。此外,针对一些基层和边远地区留住年轻干部困难的问题,要制定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年轻干部在事业发展、职级待遇、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
干部的努力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创造的成绩应该得到合理的奖励
记者:报告提出了严格管理和爱护干部相结合,鼓励和约束并重,特别是爱护和鼓励,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吴江:严格管理和爱护相结合,约束和鼓励并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全军要善于关心干部,提出了关心干部的五条途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得到了全面严格的执政,取得了显著的克制效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前,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干部待遇低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报告提出严格管理与关爱相结合、鼓励与约束并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要把爱干部、激励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从思想上正视干部。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尊重,他们的成就需要得到合理的回报,他们的成长环境需要得到关心和保障。此外,要继续深化干部薪酬福利和奖励制度改革,加强关怀和激励干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我认为,不仅要旗帜鲜明地表彰有进取心的干部,而且要在物质和精神激励上体现出来,特别是在队伍的设计上,以此来鼓励和支持积极勇敢的干部。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第17版)
标题:打造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前沿观察?新时代如何推进党的建设④)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