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4字,读完约7分钟

分析师表示,本周可能是流动性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基于“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在流动性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央行入市最活跃的时候。

在过去的三个交易日里,中国央行不断增加投资,这表明流动性紧缩的好戏已经上演。分析师表示,本周可能是流动性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基于“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在流动性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央行入市最活跃的时候。流动性不太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显著偏离“理想范围”,本季度末资本方“清关”的高概率也将被勉强错过。此外,第四季度是地方债务供给低、财政支出高的时期,随着调控的基调逐渐明朗,整体流动性状况可能好于第三季度。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交货加代码

经过连续两天1000亿元的反向回购交易,18日,央行进行了3000亿元的反向回购操作,交易量仅次于7月24日的3500亿元,为今年以来的第二高。据全面统计,当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实现净投资1865亿元,连续第三天累计净投资4865亿元。

过去三天,除1135亿元人民币的mlf外,没有逆回购到期,央行在9月7日启动了2980亿元人民币的mlf操作,并在9月完成了所有到期mlf的充分展期。相比之下,从8月底到9月初,央行一直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抽回资金。本月初,当面临更多的反向回购到期时,omo一度关闭。

毫无疑问,央行注入流动性的意愿最近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变得“宽松”,而是资金比一段时间前“收紧”。

分析师指出,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既不宽松也不紧缩,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削峰填谷”。最近,央行加大了反向回购操作力度,分阶段实施“填谷”操作,这正好说明流动性水平最近正在滑出管理区间的“下限”。

自上周以来,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明显收敛,各种期限债券的回购利率再次上升。即使央行连续三天实施大规模净投资,流动性状况在18日也没有明显改善。交易员报告称,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在18日继续吃紧,大量机构寻求高价整合。紧张局势持续到一天结束,形势不容乐观。同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上升11个基点,至2.82%。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机构可能不得不“出汗”

今年以来,月资金上半年宽松、中期收紧、下半年回暖已基本成为“惯例”。考虑到本季度和本月不断增加的干扰因素,资金在9月中旬再次收紧,这是意料之中的。然而,由于之前市场对9月份的流动性持乐观态度,最近几天的资金短缺多少有些“超出预期”,市场不可避免地对季度末的流动性感到担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一两天的流动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季末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最近几天流动性紧张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是企业纳税。根据公开信息,9月的纳税期基本上在15日结束,但纳税的影响将持续两三天。因此,15号前后两三天将是纳税最明显的阶段。从上周中旬开始,市场资金开始吃紧。

政府债券的发行也在不断恢复流动性。截至18日,数据显示,从9月11日至20日,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达到2462亿元。

不可忽视的是,从8月底到9月初,央行继续通过omo提取流动性,叠加了近期政府债券发行和企业纳税的影响,导致流动性阶段性下降。进入下半年后,各机构迎来跨季度准备和长假准备的关键时期,流动性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流动性供需矛盾在短时间内加剧,导致流动性趋紧。

更关键的因素仍然在于低过度存储率。低超额准备金使得流动性的边际波动增加。今年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征收财政税时,资金立即收紧;在进行财政支出时,资金回暖;各种因素对流动性的边际影响增加。

从往年情况看,由于月度纳税的影响无止境,金融机构集中进行跨季度、跨部门的准备,本周可能是流动性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在此期间,机构倾向于保守经营,增加整合,减少放贷,增加预防性资金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季末压力提前释放,并可能加剧流动性供求压力。特别是在监管评估期间,银行向非银行机构贷款的意愿下降,流动性分层现象更加突出。非银行机构通常很痛苦,往往会略微推高资本价格。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当银行的保证金很少,非银行融资很困难时,这取决于央行。

基于“削峰填谷”的经营理念,当流动性压力最大时,往往是央行投资最活跃的时候。近日,央行不仅大幅增加了反向回购交易量,还考虑到跨季度末28天资金的供应,增加了跨纳税期7天资金的投资,态度明确,下大力气稳定货币市场波动。

上述券商研究员表示,如果央行保持目前的运行力度,持续给予流动性支持,就不会出现持续的资金异常短缺。尽管下周可能会有1000亿现金提取,但财政支出在季度末也会得到“支持”。因此,尽管本季度末不会像今年3月和6月那么容易,但很有可能不会有危险。

一般来说,机构可能要在这个赛季结束时“出汗”,但他们不会处于“流血”的情况。9月末的流动性压力通常小于半年末和年底的压力。目前,市场仍对季末流动性持谨慎乐观态度。在央行的监管框架下,流动性不太可能长期显著偏离“理想区间”。或许,流动性是否会在本季度初重现“常规”紧张值得更多关注。

第四季度没有必要悲观

今年以来,市场基金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其典型特征是“不紧季不月,不松季不月”。例如,今年3月和6月的基金表现好于预期,但在4月、7月甚至8月继续吃紧,非季度月份往往比季度月份更紧张,这与过去大不相同。

这一现象是由于央行对流动性的“削峰填谷”和“上限下限管理”造成的。考虑到季度和月份流动性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央行调控力度加大,资金紧张程度低于预期。然而,当它转移到非季度月,调控力度将下降,资金将很容易变得紧张。这也表明央行对市场基金有很强的控制力。

在基本货币投放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几乎成为目前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的唯一来源。此外,自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收益率一直保持稳定和中性,超额准备金率持续下降,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持续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未来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没有明显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过剩和不足程度仍将主要取决于央行的态度。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人民币在年中的快速升值曾一度让市场对外汇储备的增长抱有希望。然而,由于外汇市场主体的预期差异和央行较少的市场干预,外汇储备的恢复仍然缓慢。8月份的数据显示,央行的外汇账户减少了8.21亿元。尽管跌幅进一步收窄,但并没有像一些机构预期的那样转为积极。回顾过去,前期积压的结汇需求可能仍未释放,但美元继续下跌空可能并不算大,实际外汇需求倾向于逢低买入外汇。此外,央行干预较少,即使外汇账户进一步转正,后续增量也可能不大。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根据全面的制度分析,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一些经济数据一个接一个地比预期的要糟糕。基本上可以确定,今年已经出现了名义经济增长的高点,随后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了。叠加的超额准备金率一直处于低位,m2增速持续创下新低。政策放松的可能性逐渐大于紧缩。然而,与此同时,融资数据仍保持稳定,信贷和社会融资数据仍保持“双高”,显示出基本面的艰难一面。未来需求的放缓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考虑到风险防范的长期影响,预计货币政策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缩。明确的放松要求出现融资疲软和经济增长疲软的迹象。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综上所述,低超额准备金的格局难以改变,“小马车”的症结没有改变,这意味着流动性波动风险和分层仍将存在于第四季度。9月份“填谷”行动取消后,首都可能在10月份再次面临压力。然而,好的一面是,第四季度是地方债务供给低的时期,财政支出高的时期。此外,货币政策不会明显收紧,整体流动性状况可能略好于第三季度。

标题: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