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0字,读完约6分钟
■黄
今年是美国次贷危机十周年和亚洲金融危机二十周年。多年来,围绕金融危机的几个判断越来越清晰: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化的深化,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越来越多;危机周期率不是简单的周期性重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应该积极利用危机周期来实现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演进,这是有价值的;中国经历过许多危机,在应对危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接受教训、改革和再生、寻求制度和模式的演进往往被忽视。
危机既是灾难也是财富。然而,无论是灾难还是财富,都取决于积极的反思。我们注意到,国际社会对这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反思,金融监管全面改善。尽管美国在危机后的反映还没有看到全貌,但其实质性措施却远远好于欧洲。相比之下,中国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时,一再强调中国特色和特殊国情。
危机既是灾难,也是机遇。事实上,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机会,但危机的干扰会使人困惑。只有识别危机机遇,积极改革,适应趋势发展,才能最终达到进化的初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许多人认为这是短期波动和调整,他们对经济持续下行增长的趋势、风险和必要对策缺乏心理准备。然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5年,市场情绪出现逆转。许多投资者甚至银行家对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改革发展的难得机遇视而不见。
无论是作为前银行职业风险经理还是现任银行经济学家,经济观察不仅要揭示“不确定性”,还要通过“不确定性”来判断趋势。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在经济明显过热或萎缩的环境下,判断经济运行的趋势相对容易,而在金融危机令人不安、经济正在寻找方向的环境下,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就更加困难。在我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好与坏之间的争论通常是基于整体分析。如果我们能透过结构变化观察,所谓的好与坏都存在,“好”不一定真的好,“坏”不一定真的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期望它发生,以及趋势是否形成。事实上,在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高速增长,而且有明显的经济升级趋势。
首先,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消费升级正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而消费开始在拉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费升级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居民消费仍有很大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居民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后,对家庭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和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服务型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将增加,医疗、金融服务和保险等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也必将出现。
二是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增速加快,低端制造业增速继续回落,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低端制造业、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比重下降,高科技、高端装备和清洁产业比重上升。出口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球所占份额大幅增加。在贸易形式上,低附加值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比重稳步上升,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上升,成为亚洲高端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科研投入逐年增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研发支出在2010年超过德国,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
第三,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保持这一势头非常重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物流水平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1980年的每万元2.6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15年的每万元0.662吨标准煤。中国的物流指数达到3.531,高于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仅次于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居世界中等水平。同时,人们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期望非常强烈,国家利用这一趋势的政策安排使民生不断改善。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逐年增加,与本世纪初相比,基本社会保险覆盖人数大幅增加。
从国际经济趋势来看,全球经济未来将继续寻找方向。然而,经过近10年的整合,大多数传统经济已经被淘汰,今天能够保留的应该得到市场的认可。在新的格局和经济结构中,快速增长的产业有一个不断确认的过程,必然会有大量的淘汰现象,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经济稳定有基础,短期波动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把握经济升级的既定趋势,坚定不移地推进。这是基于趋势思维的判断。
展望长期趋势,我们发现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市场吸引力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市场引力越大,发言权就越大;当市场引力下降时,话语权将不断丧失。国家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增强市场吸引力。在衡量市场引力时,经济总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活力。纵观20世纪以来的美国经济,其经济总量无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因此没有人会忽视和放弃美国市场。然而,真正决定美国市场深度的是其经济活力和市场开放程度。当美国的经济活力下降,市场关闭时,美国对世界的吸引力也同时下降;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率先复苏,数据显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全球竞争的市场深度也空前增强。
因此,中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都应牢牢把握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做好自己的事”,通过深化改革,唤醒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立足于激活国内市场,利用市场力量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使经济增长在较长时期内尽可能保持在6.5%-7.5%的区间,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和投资预期。与此同时,投资和贸易服务的开放将得到加强,中国市场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将增强,这将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
当然,经济分析的目的不是争论对错,也不是用“事后思考”的常规来证明谁比谁聪明。相反,它试图梳理国内外经济金融问题,敦促各界充分重视反思危机,吸取教训,积极寻找和抓住危机中的机遇,顺应潮流,主动改革,从而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演进。
(作者是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标题:把握危与机 寻求金融发展嬗变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