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6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推出了“工业4.0”、“新机器人战略”和“智能国家计划”等战略和举措,掀起了新一轮科技变革。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机器人正方兴未艾。起步较晚的中国机器人产业能否在这一波产业变革中取得突破?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40亿美元,比2016年的123亿美元增长13%;销售额将增长20%以上。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增长175%,达到约338亿美元。
与此同时,新一代制造机器人将更小、更具协作性、更具洞察力,而且价格通常比传统机器人便宜。随着这种“合作机器人”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在全球工业机器人中的销售份额将从2016年的3%增长到2025年的34%。"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多年来保持了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地位。
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大幅上升。2016年,总销量达到8.9万台,同比增长26.58%。其中,国产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4%;安装的机器人数量为85,000,超过了世界上新工业机器人的30%。预计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0.2万台,累计拥有近45万台。本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也将从2015年的不到5%增加到30%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接近5000亿元。
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一些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人机合作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已进入市场,语音、图像等专有识别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rv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已批量应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工业机器人已经从传统的汽车制造迅速扩展到机械、物流、电子、化工、轻工、航运、采矿等领域。服务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第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同行在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合资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利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但同时必须认识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存在低端产业风险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缺乏,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六轴及以上多关节机器人90%来自海外。同时,系统集成和应用能力不足、自主产品可靠性差、缺乏知名品牌、行业冗余建设水平低等问题突出。”王瑞祥指出,为了取得更多的突破,这些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打破。
随着中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智能制造被列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起点。
新形势下,中国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和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行业组织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加快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机器人产业进步;企业要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开发应用领域,与国外优秀企业进行并购合作。王瑞祥希望工业企业务实创新,加强与其他国家同行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标题:我机器人产业须抢抓机遇谋突破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