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2字,读完约7分钟
据他介绍,《流转的地球》的成功迎来了科幻电影的元年,但中国科幻试图与欧美媲美,还过去了10年
国内票房突破40亿,不仅电影《流转的地球》《黑马式》突破了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国内外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兴趣也随之爆发。 中国科幻历经数十年的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何夕等一代科幻名家,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把子。 虽然对《王老》知之甚少,但获得《银河奖》20次,《四级恐慌》英文版《pathological》成为《三体》后,中国第二部被翻译成英文长篇科幻小说,足以说明中国科幻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72岁的王晋康深耕科幻文学近30年,发表了短篇小说87篇、长篇小说10余篇,共计500多万字。 20世纪90年代的王晋康和2000年以后的刘慈欣,构成了中国科幻界的“天地”。 王晋康见证了中国科幻小说开始,从断流到现在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的历史进程。 2019年,王晋康的封笔作品《宇宙晶蛋》将在《人民文学》上连载。 这是《人民文学》首次刊登科幻长篇小说。 据他介绍,《流转的地球》的成功迎来了科幻电影的元年,但中国科幻要与欧美媲美,还过去了10年。 “科幻电影产业需要慢慢积累的时间。 目前,我们与海外平等对话,肩并肩,还有很长的距离。 ”。
妄想转化为创作生产力
作为第一位中国科幻小说作家,王晋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接触科幻作品。 当时中国科幻小说才刚刚开始,凡尔纳、郑文光、叶永烈的作品都是他拿来品读的。 “我对自然机制非常感兴趣。 小时候觉得世界本身就是七彩,在知道“蓝”日之前,“白”云本来电磁波的频率就不一样。 ”。
王晋康创作科幻小说的理由是,在给儿子讲故事时突然得到了灵感,从那以后,这就无法接受了。 他把年轻时看起来妄想的东西都变成了感兴趣的“科幻”并描绘出来。 例如他在《天火》中提到的“物质无限分割”,就是在高中时代日本物理学家提出的“物质无限分割”的启发下,回归中学生的理解,写下“胡思乱想”的。 “从物理学家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是低级的。 但是科幻小说本来是给普通网民看的。 科幻小说作家需要在“高度”和“通俗”之间架起桥梁的能力。 ”。
中国科幻小说曾在改革开放后经历多次断流,经历了较高的阅读门槛、经济文化环境,拒绝了众多普通作者,但王晋康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亚当回归》《西奈噩梦》等作品,在中国掀起了科幻热潮。 “生死平衡”、“代替天行道”引起了社会关于医学和转基因的热烈争论。 此后,何夕、刘慈欣等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东西再次颠覆了中国科幻的现有境遇。
多次接地的“中国式科幻”
王晋康的第一部科幻作品《亚当回归》在44岁时完成,奠定了他一生的创作风格。 故事描写了太空英雄王亚当单独乘坐宇宙飞船来到200年后的地球。 当时,地球人脑中嵌入了超自然智能的芯片。 为了推翻这些“新智人”的统治,王亚当也植入了最新型的芯片,与新智人敌对。
有人评价说,王晋康的小说中经常存在中国痕迹的“寻根性”。 因为“中国科幻”历来被认为是“伪命题”,而大部分中国作家都以欧美科幻世界为榜样。 像刘慈欣一样,作品中也经常运用西方背景和西方化语言。
相比之下,王晋康一直坚持“中国式科幻”。 他的作品总是带有浓重的“红薯味”:接地气,生活潮流。 不仅大量引用中国典故,而且有意识地采用口语化的北方话。 故事的背景是,上山下乡、老三届大学生、在国营工厂担任工程师、私营企业担任社长,从《蚂蚁生》的知青生活,到《时间之川》中国私营公司的众生相,他在科幻小说中写下了经历了40多年的中国。 “科幻行业应该是只有中国才有的风格。 这些来源于中国生活的素材是西方作家无法经历的,是中国科幻作家应该发挥的特征。 ”。
科幻电影烧钱也需要时间
追溯到20年前,中国的科幻文学由于缺乏好的作品,一直不为外界所知,最优秀的作品在海外也只有最大的几千本的销售额。 中国科幻人才在经历大量流失后,甚至有枯竭之势。 这是因为《三体》获得“雨果奖”,在海外大受欢迎的时候,很多人把它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
《三体》同样推动了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SFIP一时大热,王晋康、刘慈欣等作品的版权被众多投资者夺走,《流转的地球》的成功让国内外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飞速发展。 但是,王晋康认为,这火似乎有点烫。 “《换流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作为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性不容忽视。 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失调,剧本上科学的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现在要打动外国人,还是有困难的。 ”。
王晋康承认中国科幻电影进入元年,但据他说,这其实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即使《逆转的地球》失败了,中国的科幻电影发展迅速,最晚也要落后五年。 《逆转的地球》的成功是让资本更快地流入,科幻作家有着培育的土壤,即使后续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再次阻断中国科幻热。
但是,他并不认为《流转的地球》代表了中国的科幻电影。 目前,这足以与美国科幻电影比肩。 “中国和美国的科幻电影之间存在着工业化的差异。 美国领先中国十多年。 科幻电影烧钱也需要时间。 而且现在中国科幻作品的产量仍然远远不及美国。 如果现在我们每年生产250本科幻作品的话,美国大概有2000多本。 ”。 关于中国科幻何时能与美国齐名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还需要十年。
未来将与南派三叔合作开发电影作品
现在王晋康已经成为中国科幻界的“开拓者”,这两年也没有停止笔耕,去年完成了《逃离母亲宇宙》《天父母》三首长篇小说《宇宙晶蛋》(暂定名),将于2019年上半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连载。 这是国内首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登场的长篇科幻作品。 但是,王晋康在《宇宙晶蛋》之后,他就不写长篇了。 除了和家人在一起,还致力于将自己的科幻作品电影化,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幻的影响。
目前,王晋康与南派三大叔的南派泛娱乐计划合作,创作了许多“中国式科幻”作品。 《重生的巨人》与着名漫画家使徒子、风神泪合作改编成漫画。 与着名悬疑作家周浩晖合作完成的《追逐k星人》,同时开发着电视剧和电影。 另外,《生命之歌》《七重壳》《拉格朗日墓地》《水星播种》等作品也很早就开始了准备。 对于中国科幻未来能否进军好莱坞,王晋康胸有成竹地表示:“早晚的事,现在已经在进行中。 ”。
采录/新京报记者张赫
(编辑责任:小万)
越来越多的娱乐八卦、明星独有的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 entertainment )
标题:“知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地址:http://www.ar7y.com/aelyl/2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