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64字,读完约13分钟
在非洲大地上,在中东战区,他一次次流泪,面对夕阳,面对这片广袤的异乡土地。 军人神圣的使命感自然产生了。
作者:陈华
2005年4月15日,来自中国的少校尚昌仪从飞机上俯瞰西部非洲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产生了相似的亲近感。 利比里亚的雨季才刚刚开始,植物保持着往年的青绿,人们露出乌黑的皮肤。 在首都蒙罗维亚下飞机,尚昌仪不由得断气。 在机场,空中直升机盘旋,地面三步五步守望。 在大街上,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 电线杆倒在地上,招牌被筛了,到处都看到残骸和被炸毁的车辆。 这是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创伤。 昌仪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
为了踏上这片土地,尚昌仪已经前后准备了两年多。 从中国皖东平原出来的农家孩子,此时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在此后的每一英寸生命中,他的人生使命都与这片土地上的特殊队伍紧密相连。 在被战争阴霾笼罩的一山一水间,戴着蓝色贝雷帽的队伍吸引着尚昌仪的眼球。 它是进入战乱未平息的异国,在战火下守护,为世界和平奉献的中国维和部队。 作为八一电影制片人军教片部的导演,从中国向战乱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的第一天开始,尚昌仪就想到了用摄像机记录中国维和部队这一历史性的步骤。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尚昌仪已经为事业进行了近十年的准备和磨练。 他的人生轨迹,从他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绕不过“维和”这个词了。
一
与艺术结缘,走军事纪录片导演之路,是尚昌仪人生的前三分之一段落,不是刻意计划的。
昌仪的少年时代是在江淮之间的皖东平原度过的。 他的家乡全椒县出了一位写《儒林外史》的清朝小说家吴敬梓这位大文豪。 用今天的话来说,吴敬梓确实是地道的“毒舌”,说话尖刻,文案有冷酷的力量。 昌仪崇拜吴敬梓,他这样的爱表示从小就喜欢读书。 放牛的时候,他坐在牛背上看书。 在县城看书,他借图画书看了省下的伙食费。 他离不开书,是个真正的“书痴”。 电影院也是他喜欢的地方,买不到电影票,在旧电影票上做了复印件。 他没有白白崇拜文豪吴敬梓,从小学到高中,他的作文一直是班上的范文。 但是,不要小看这微薄的骄傲资本。 后来尚昌仪做了纪录片导演,来自他少年工作的文章完成了他。 昌仪导演的纪录片的执笔词,都是他一字一句敲的。 同时,他写了好几本大部分的专业书。
16岁,尚昌仪离家当兵。 在京都,职场气派,聪明,一个兵混不容易。 昌仪做过公务员、司机和文书。 骨子里流着安徽人的血,尚昌仪处事忍让,忍让,但绝对好胜。 昌仪在单位默默工作,所有事情,他都要做到最好。 开卡车,他的车技术很好,车里的收拾得很好,完全不脏。 一位酋长曾对自己的司机说:“我觉得小卡车比你的卧铺车好。” 聪明,肯学习,肯吃苦,战士尚昌仪非凡,被选为优秀苗子。 昌仪也争气,考上了军校。
去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纪检科,乍一看这个转换有点仓促,其实命运之神对尚昌仪有着特殊的照顾。 那神秘的命运之手,不知不觉地将他推向了浩瀚的艺术海洋。 昌仪先在岸上,做着与艺术完全无缘的工作。 他没有车站的心,他保护着自己,身体在曹营,心更在曹营。 青年纪检干事遵守工作规则,板着凛然的面孔没有斜视,看不到一点野心,所以一般人见面都要绕道走。
幸运的是,尚昌仪赶上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业氛围强烈的时期。 拍大作需要人手,尚干事被提拔到《大进军》的《席卷大西南》和《南线大追歼》的拍摄组担任制片人。 从1995年春天开始,尚昌仪进入摄制组,风食住宿转移到外景地。 摄制组里的拍摄是组里最辛苦的杂事。 通常的这种工作,机关干部不愿屈尊俯就。 昌仪沉默不语,一股一股地扛,而且一人扛是两年。
1997年夏天,从“大进军”摄制组出来并结束了职场初级蜕变的尚昌仪,没有回到纪检科的办公室。 八一厂的电影《铁血大动脉》上马,在这个摄制组里,尚昌仪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从此被他尊称为“师傅”的李三义导演。
电影将于11月12日开始,取景地在辽宁丹东的长甸镇。 在短短几场戏中,年轻的女场记被零下20多度的低温吓退了。 在等待工厂派来新场记之前,尚昌仪对李三义导演说:“我们来试试吧。” 从那以后,尚昌仪成了摄制组里睡得最早的人,他即使是军校专家也给了他很多底气。 他学的是军事交通,《铁血大动脉》是抗美援朝期间中朝官兵在铁路运输线上携手作战的电影。 拍摄中,导演李三义非常赞同尚昌仪的专业信息。 那个东北隆冬,在电影院,尚昌仪是导演的左右手,是一部工作也不漏水的场记。 晚上到了,大佬都睡了,他还埋头整理镜头。 他还抽了空写了摄影散记,用笔记本记录了摄制组艰难而沸腾的生活。
《铁血大动脉》到后期的时候,李三义没有放走尚昌仪,他对弟子说:“看,做导演吧! ”。 师傅的一句话,让已经在摄影班磨练了近4年的尚昌仪成为了导演筒的人。 他加入了导演的队伍,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电影部的导演。 昌仪纵身一跃,他猛子一头扎进了艺术的海洋。
二
2003年春天,尚昌仪的表弟带来了作为军事注意员出发去利比里亚的消息。 出发,他请了他的表弟训练他的汽车技术。 昌仪的耳朵立刻站了起来,他收到的是让他兴奋,直接决定他将来创作的特大好消息。
2003年4月,中国军队首次向非洲派遣了建设性后勤保障部队,参加了联合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维和行动。 昌仪很快就被点燃了,直觉的反应告诉了他。 我要去维和部队所在的地方。 我要拍一部谁也没拍过的纪录片。 尚仪导演第一时间向单位报告。
王小平在《我的兄弟王小波》一书中说:“一个身体本质上相当于万花筒。 出生之前,这个万花筒被造物之手敲诈,产生了数不清的图案。 但是,如果出生了,这张图就会在这里凝结。 剩下的事件就是在环境中顽强地表现自己,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出现图案。” 属于尚仪的那个显眼的位置,只有已经掌握在命运之手里,才显而易见。 在战火持续的非洲、中东,“中国蓝盔”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等待报告批准期间,尚昌仪每天都要准备前往非洲拍摄维和部队。 他必须抛弃手头所有的员工,给自己的头戴上编辑室副主任的官帽子。 他在办公室楼下找了个房间安排在健身房,每天去健身好几次。 去战乱地区拍摄,心里没事,也要做好体力准备。 他身上安徽男人英勇善战的血液哗啦啦地流动着,在和平年代,他会成为面对外地炮火冲击的人。 报告书直到今年年底才被批准。 2005年4月15日,尚昌仪率领他的5人拍摄了小分队,前往西部非洲的利比里亚拍摄。
2003年是利比里亚的“维持和平元年”。 那年年底,来自中国的558名维和官兵踏上了西非被战争破坏的土地,开启了我军在利比里亚的“头盔时代”。 军人的职业很敏感,也肩负着导演的使命,尚昌仪把自己的事业重点牢牢定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
在两个月艰苦的摄影事业中,遇到的困难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尚仪的记忆中,不是摄影事业的痛苦,也不是战争气氛带来的恐怖。 由对直接致命的疟疾的不安引起的不安和不安正在增加。 蚊子和蛇蝎,随时可能给自己带来毁灭之害的那些人,潜伏在所有的夜晚和草丛中。
昌仪的个性中,更强烈的个性再次爆发,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冒着别人未能做的事,跑到别人未能做的地方,写下别人困难的行为,没有别人的勇气,忍受别人艰难的痛苦。” 他是摄制组的核心人物,他也是兄弟们的哥哥,他要对所有人的生死安全负责,不要辜负那些总是维系着他们祖国的亲人。
这条路就是这样下来的。 从那以后,昌仪还没有休息,他把自己的队伍武装成了真正的战地摄影队。 这是几代八一电影人光荣足迹的历史传承。
2006年12月30日,新年临近,尚昌仪在黎巴嫩南部山区的密林中,与维和官兵一起迎接了新年的到来。 夕阳下,他望着远处的群山。 谁知道呢,不久一年,他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关着鬼门关走了好几次。 在夕阳的余光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呈褐色,村落和梯田点缀其间,描绘出地中海沿岸每一个美丽的风景。 外人不知道黎巴嫩南部发生的20多年的战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下埋下了13万枚地雷。 昌仪此行的目的是带领他的战地摄影队拍摄我们的维和官兵的高危困难扫雷过程。
攻防战不期而遇。 在利普肯村的废墟中,一个10米深以上的大洞里,矗立着一颗未爆炸的炸弹。 维和人员经过专业测量认定,这是一枚2000磅的未爆弹空炸弹,达到地下深度12米。 炸弹爆炸后,将威胁200米以内的生命安全。 在这种时候,尚昌仪的战地摄制组从来没有跳进过一线,一点也不能犹豫和回避。 但这次,他们的拍摄计划遭到扫雷连长陈代荣态度的坚决阻挠,他发布了摄制组撤离警戒线外的命令。 昌仪挺直脖子不动,拒绝接受陈连长的命令。 他告诉自己的队员,要穿着厚厚的防弹衣,戴着沉重的头盔。 昌仪和他的战友吴英杰、杨栋梁扛着照相机,跳进了12米深的弹坑。 排雷持续了整整四天,拍摄也持续了四天。 直到这个庞然大物被吊起来的瞬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陈连长抓住尚昌仪,无论如何要把他放在那个巨无霸炸弹上拍照。 豪迈的心情自然产生,尚昌仪抱住了这个排雷英雄。 那四天,尚昌仪和他的战友们,完美地记录了我们维和官兵下龙伏虎的这场英勇战斗。
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有打井分队,他们的任务是寻找地下水源,为联合国维和人员和当地人民处理生活用水。 在接近这个魔法队伍之前,尚昌仪刚刚经历了事业上的瓶颈。
那是年,摄影资金紧张,走出国门拍照越来越难了。 昌仪只能自己投资。 在酒席上,牛栏山酒馆的厂长半开玩笑地说“一杯20万”。 安徽男尚昌仪一口气干了五杯。 厂长很惊讶,马上拿出150万美元给了硬汉尚昌仪。
从年3月2日开始,尚昌仪和他的创作团队花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所有走过的维和部队的驻地。 在此期间,他访问过严重缺水的达尔富尔地区。
井旋转,钻头牢牢地潜入地面。 在挖井的周围,携带武器的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经常在游泳。 工程官兵真辛苦,摄制组成员也同样经受了很多考验。 天气太热了,我希望汗水不要武装到牙齿。 工作的噪音和漫天飞舞的灰尘,这些困难都达不到令人呲牙的程度。 心悸是因为我不知道周围哪个黑洞的枪口在暗中瞄准你。 这一天,打井工作刚结束,营区外面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摄制组的战友们完全无视尚昌仪之前再三强调的安全规则,迅速集结在围墙边上,定位机器,全程拍摄。
终于天黑了,拍摄工作结束了。 暮色中,尚昌仪凝视着他的兄弟们,听到周围依然强烈的枪声,没有食欲。 这天晚上,营地的所有人度过了一个睡不着觉的夜晚。
昌仪在达尔富尔揪心度过每一天的时候,家里的妻子和女儿,正是最需要他的时候。 同为军人的妻子,面临着离开部队重新择业的考验,女儿正是小晋升的关键时刻。 昌仪没能回去给妻子安慰和支持,没能帮助女儿进入好的中学。 在遥远的异乡,战乱频繁,手机经常没有信号。 昌仪的心理负荷,曾经达到了耐力的极点。
但是,它在人生坐标上的那个显眼位置,就像他人生的光圈一样,他一刻也没有离开。
三
年秋天,最困难的时刻又来了。 资金不足,人手不足,尚昌仪带着地方摄制组,辗转了1万多公里,来到了驻扎在南苏丹的第二批维和部队步兵营。 这时候老家的父亲病得很重,长子尚昌仪却没能留在父亲身边尽孝。
那片勇敢的中国蓝头盔模样的土地,同样总是牵动着他的神经。 不知什么时候,那硝烟不断的非洲大地,似乎成了他人生的第二故乡。
从2003年开始,尚昌仪先后10次前往战区,游历利比里亚、黎巴嫩、刚果(金)、南苏丹、苏丹达尔富尔、西撒哈拉、南苏丹等联合国维和行动区。 他将镜头对准硝烟中的中国维和部队,拍摄了纪录片《为了和平》《在un的旗帜下》《拆弹部队》《中国母亲》,在意大利国际军事电影节上两次获得大奖。 他拍摄了15集电视纪录片《中国蓝盔》、20集电视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6集电视纪录片《蓝盔纪事》和10集电视纪录片《和平使命》。
拍摄经过14年,摄制组不畏战乱环境恶劣,辗转联合国7个维和任务区,经过30多万公里的行程,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累计采访拍摄15个月,为协助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进入战乱未消的异国,扫雷、路桥的
在影像中保留了中国头盔风采的基础上,尚昌仪用文案记录了维和官兵的故事,写了近2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军队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近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维和行动》。
2019年,尚昌仪全力投入拍摄大型军事纪录片《中国蓝盔在行动》,庆祝建国70周年。 他积极撰写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中国蓝盔》,庆祝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
他忘不了在异国他乡,把年轻的生命留在维和战场上的亲爱的战友。 他在发掘航空弹时,忘不了70多岁的黎巴嫩老母亲送他煮的咖啡。 他看到非洲的孩子们,皮肤黝黑,看到他就龇牙咧嘴地笑,追着他的车说:“china! 中国! ”。 什么时候,他会想起自己的女儿? 在非洲大地上,在中东战区,他一次次流泪,面对夕阳,面对这片广袤的异乡土地。 军人神圣的使命感自然产生了。 要对付这件军服,一次又一次!
为了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让自己更加开朗和突出,尚昌仪把自己锻炼成了真正的勇士,培养成了获奖纪录片的导演,让自己成为共和国大学军官堂堂正正的样子。
(编辑责任:小万)
越来越多的娱乐八卦、明星独有的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 entertainment )
标题:“尚昌仪:用镜头记录“中国蓝盔”的首位军人导演”
地址:http://www.ar7y.com/aelyl/2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