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3字,读完约8分钟

作者:丁正如意资料来源:新周刊

“帮助我们识别中产阶级的是他们的严肃性和不安,而不是他们的中等收入。”

近年来,嘲笑“中产阶级”似乎成了一种趋势,这已经足够了。一方面,每个人都嘲笑“中产阶级”,关注矫情的生活方式、虚荣心和势利感,另一方面,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过上良好的中产阶级生活,拥有看似舒适的衣食、诗歌和距离。

不仅仅是在中国,好莱坞电影也热衷于不倦地抹黑中产阶级。他们甚至发明了一种叫做中年危机的类型电影,专门用来取笑中产阶级。

如果你认为公众对“中产阶级”有多苛刻,那恰恰是“中产阶级”内心的戏剧有多精彩。

当然,中产阶级被抹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也抹黑了自己。

中产阶级压力很大。

但是他们也擅长将压力转化为自我否定。

身份的仪式感

吃了一份沙拉后,我觉得自己非常健康和轻盈;叫一辆专车,戴上白手套为你开门,感觉你是总统;有了iphone x,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如果你有这种内心剧,你将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不否认他们对“仪式感”的热情。正如《小王子》中狐狸对“仪式感”的定义——“仪式就是使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使一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在中产阶级看来,注重仪式就意味着无法应付自己。

由于对仪式的追求,中产阶级的生活变成了一堆华丽的外国名词:这是一个郊区公园,有格子餐巾、鳄梨、泡泡水和桃子汽酒,同时品尝着自己做的全麦三明治。享受鲜花;周末早上和单片眼镜一起吃了早午餐后,我在工作室里画了一幅油画,在小剧院看了一场演出...

“新中产阶级”一般指月收入超过1万英镑的人,

对生活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年轻人。

总之,中产阶级生活的关键词是“颜的价值”和“风格”,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与跳广场舞的阿姨和满身标志的暴发户区分开来。

正如法国思想大师布迪厄在《区别》中指出的,阶级决定偏好。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斯尔甚至将美国中产阶级描述为社会中最强大的群体——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尽管他们工作得很好,而且随时可能被取代。因此,他们渴望依靠外部事物的祝福来换取对我身份的认可。

因此,中产阶级有一些特殊的消费偏好和生活方式,如注重餐桌礼仪,用地毯覆盖房间,购买模仿蒂芙尼的台灯,把大英百科全书放在衣柜里,开全新的奔驰和宝马等。,而这些已经成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品味”与较低层次划清界限。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中产阶级选择一个质地优良的利基品牌,无非是将自己与“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暴发户区分开;中产阶级去南极和企鹅一起玩,只不过是把自己和“夕阳红”叔叔阿姨分开;中产阶级选择长跑,这只不过是将自己与臃肿油腻的中年人分开...

标准的中产阶级生活离不开诸如减肥、节食、素食主义和“放弃生命”等痛苦的字眼。然而,中产阶级的行动指南经常遵循“我应该”而不是“我想要”,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遵守信条,甚至追求一种高于生活本身的仪式感。

中产阶级蔑视链:自我满足和梦想

中产阶级一直羡慕的是对上层阶级或想象中的上层阶级的模仿。然而,不管中产阶级如何努力模仿,他们和真正的上层阶级之间总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在中产阶级和普通大众之间,只有野餐、泡泡水、鳄梨、马拉松、咖啡机、戴森吸尘器和其他容易模仿的生活方式。

中产阶级没有足够的财富来自由分配高质量的资源,也不会因为别无选择而感到尴尬。似乎如果你尽力了,你就会上升,但是如果你不小心,你就会有从底部滑落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一栋房子可以消灭一个中产阶级。

没有房间被称为新中产阶级。

住房是标准的中产阶级。

因此,刚刚积累财富的中产阶级对衰退充满恐惧和焦虑。为了不让自己落在后面,中产阶级的父母不得不将他们的阶级焦虑转移到他们的后代身上,各种教育蔑视的魔法链应运而生。

那些学习钢琴、马术、击剑、高尔夫等贵族爱好的人鄙视围棋、绘画和电子钢琴等传统爱好;那些去欧洲和美国旅游的人鄙视国内旅游业;那些看原创动画片的人不能看像《喜羊羊》这样的国产动画片...至于外籍教师、英文名、早教班和国际幼儿园,他们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这些,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没有朋友了!

在香港tvb最近的纪录片《没有起点》(No Start Line)中,一对中产阶级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一所只有10个孩子在1月份出生的好学校,准确计算了受孕时间,并发誓让自己的孩子“在射精前赢”和“在子宫里赢”。

除了房子,

子女教育费用是中产阶级家庭的最大支出

从日常生活到宗教哲学,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后代,中产阶级父母不禁陷入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境地。上海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在微信群上竞选家庭委员会成员时会争夺简历,事实也正是如此。

当然,除了教育,中产阶级本身的蔑视链也层出不穷。在精英们聚在一起的“智湖”上,他们的朋友和朋友们总是乐于建立起一个轻蔑的链条——“不清北就是垃圾”、“不藤学校,不说话”、“你们这些可怜的人想,输了一辈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产阶级互相践踏,但这也意味着中产阶级本身是脆弱的,因为这个群体甚至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只能在蔑视链的逻辑僵局中互相攻击。

中国中产阶级最缺乏的是共同价值观。

脆弱的优越感

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2010年,《福布斯》杂志曾将中国的中产阶级定义为:生活在城市中,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历,掌握至少一项专业技能,平均年收入在1万至6万美元之间。衡量中产阶级的永恒标准是,他们能否自由支配三分之一的收入。

在吴晓波与新浪财经联合发布的《2017年新中产阶级报告》中,中国的“中产阶级”被定位为“年均纯收入10-50万,可投资资产20-500万”。

2016年8月,专栏作家在微博上调查了Oda关于中产阶级收入标准的问题。其中,80-120万人最多,其次是50-80万人,30-50万人被认为是中产阶级,占不到10%。

还有一个更有根据的定义。一篇题为《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的论文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有资格成为中产阶级的人是那些从事白领工作、具有中等或以上教育水平、收入超过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的人。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然而,根据2007年的调查,只有26.4%符合上述标准的人承认他们是中产阶级。

事实上,用资产来衡量“中产阶级”或“新中产阶级”是一种简单而粗鲁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斯尔(Paul Fossell)在他的著作《风格》(Style)中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正是他们的严肃性和不安感帮助我们识别中产阶级,而不是他们的中等收入。”

最近,诸如“我一年挣20万,但活得像条狗”和“当我一年挣12万时,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很穷”等爆炸性的文章已经指出,“新中产阶级”是光鲜头衔背后的无尽压力和无助。

早些时候,网易Inspur写道,如果你一年赚10万,你将击败90%的同胞。

事实上,今天所谓的新中产阶级一直坐立不安。他们是一群最清楚“虽然逃到天堂很难,但滑下来却极其容易”的人,所以他们不得不四处逃窜,为生存而紧张。与此同时,他们不断努力在焦虑中取得进步,将所有生活需求转化为赚钱的动力,并通过挤压自己来抵抗焦虑。

因此,中产阶级倾向于保守,渴望稳定,并且经常把人们表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工作,房价,教育,医疗,养老...如果有任何错误,可以将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式。

也许世界上只有富人和穷人,中产阶级的地位注定是尴尬的。利科说:“什么是胜利,坚持意味着一切。”坚持你的牙齿,把“如果生活给你一个柠檬,那么你应该点更多的盐和龙舌兰”作为信条,这是当今中产阶级最真实的写照。

标题:所谓中产 就是内心戏太多了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