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5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陈琪曲阜报道
5日,曲阜市书院街书院村乐和书院剧院,村委会成员张建桥和几名村民为来宾表演了“有机大豆的故事”节目,再现了该村种植有机大豆的曲折。当天下午,在周公庙社区乐和书院的小剧场,村民们为来宾们表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句半”和“礼与大同”节目。
对于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廖晓义来说,在这里推广了三年的“乐和模式”,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变化。
“作为孔子智慧的延伸和乡村建设的载体,‘音乐和声模式’的概念一端与儒家的活水相连,另一端进入人们的生活。音乐和音乐模式于2014年8月推出。在过去的三年里,在廖晓益和她的中国社会工作者的领导下,我们社区的村民在乐和大院开展了许多活动。周公庙社区主任许灵修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每天晚上都要读经典,古老的《礼乐与大同》已经成为一首男女老少都能唱的‘流行歌曲’。”来自周公寺的村民严京华(音译)是小剧场的演员之一,他开玩笑说。
据了解,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周公庙社区新建了杏坛古韵学校和居委会小剧场,并定期开展开幕式、祭祀仪式、生日仪式和常规仪式等传统文化活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目前,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孤独老人的抚养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缩影。通过这种方式,农村的村民可以四处走动,交流学习文化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聚集圈。自然,人们的心灵和素质是可以提高的。”许认为。
曲阜市书院村和周公庙社区的“音乐和谐模式”只是音乐和谐家园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这种农村建设模式延续了梁漱溟先生长期以来的农村建设愿望,已经在许多地方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党政领导、传统文化和社会工作服务的结合是音乐与和谐模式成功的关键。”廖孝义认为,以大院为公共空室,以书院为书房空室,以庭院为客厅空室,民族学校、饮食教育坊、绿色之风都在进行
许多文化和民族研究项目的普及,如“中国诗歌会议”到“读者”,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廖孝义希望“乐和模式”能够通过国学社会工作者向社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让儒学在基层生根发芽。
标题:“乐和模式”让“新六艺”扎根基层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