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7月29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深沪海域可燃冰试采项目,圆满完成了海上作业,标志着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的圆满结束。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学名,是水和天然气在高温高压下混合而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它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已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可燃冰含有大量甲烷水合物。如果技术不到位,很容易导致采矿过程中的甲烷泄漏,并造成环境问题。中国已经成功地尝试开采可燃冰,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占全球资源90%以上、最难开发的泥质粉土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泥质粉砂储层具有极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此外,深水区浅层松软易塌,钻井风险很高,增加了开采难度。海上生产试验采用地层流体抽取法,有效解决了储层流体控制和可燃冰稳定持续分解的问题。通过这次试采,我国在可燃冰全过程试采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技术已经超过了石油工业的防砂极限。
此外,中国新开发的世界上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一号”正在进行试生产。这个庞然大物由山东烟台企业自主设计建造,净重43000多吨,相当于37层楼高,今年2月从烟台起航,3月28日抵达深沪海域试采。“蓝鲸1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可应用于世界上任何深海作业。
中国可以安全无泄漏开采可燃冰,这也是世界可燃冰应用的一大创新。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011年6月至2017年3月,南海水合物环境评价项目组在神狐水合物区组织了10次实地考察,基本查明了其海洋环境特征,开发了一系列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环境评价技术。在试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从工程设计上避免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布置海底地形、气体泄漏等监测设备,构建海水-海底-井下一体化环境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温度、压力、甲烷浓度和海底稳定参数的实时全过程监测。关井后监测结果表明,试采对周围大气和海洋环境没有影响,整个过程安全、友好、可控、环保。
试开采还创造了持续时间和天然气总产量的世界纪录。经过60天的连续试气和点火,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共获得647万套科学测试数据,为后续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详实可靠的数据。
标题:成功试采可燃冰 中国技术不一般(中国这五年的世界之最⑥)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