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1字,读完约4分钟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政策在各国被广泛用于拯救经济和刺激增长。从债务购买和资产购买到负利率,货币政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但与此同时,它也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去年举行的20国集团杭州峰会指出,仅靠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平衡增长,财政政策同样重要。

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分会场,嘉宾们说:“当结构性改革在短期内难以奏效,货币政策透支时,金融努力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吗?”“什么样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有效”。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过去,全球货币政策在促进金融稳定、避免全球金融衰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多年之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乏力,这表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是阻碍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仅靠短期刺激政策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要实现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无疑需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改革政策的协调,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须考虑建立中长期规划和预算框架

至于财政政策的执行程度,与会者认为,一个国家财政政策的力度和强度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所采用的财政政策。如果一个国家的赤字比率和债务比率相对较低,它可以直接增加财政投入来刺激消费和刺激需求;如果负债率相对较高,经济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就应该更加重视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必须强调现有支出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过度扩大财政赤字。刘炜说:“建立中长期财政规划和预算框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资源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安排,是实施整个财政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财政政策:须考虑建立中长期规划和预算框架

对中国来说,去年和今年的预算赤字比率是3%。刘伟表示,这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积极一面。结构性减税、制造业升级和民生支出都需要这部分财政投资,而且也有一定的限制和底线。此外,政府债务为27.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完全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限额控制范围。刘伟认为,中国目前的债务风险是可控的,具有一定的空性,债务控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财政政策:须考虑建立中长期规划和预算框架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斯蒂芬·格罗夫(Stephen groff)表示,债务与gdp比率低于60%的国家可以采取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前,亚洲国家的平均债务比率为48%,东南亚国家可能超过60%,其他国家可能更低。因此,在财政扩张方面,这些国家肯定有空间。然而,我们不能只衡量比例,如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或坏账,我们还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储备来应对风险,这些都包括在其账目中。

财政政策:须考虑建立中长期规划和预算框架

目前,全球经济都在寻找提高投资效率、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有效途径。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Tom orlik表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一种被广泛尝试的工具,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可能会有冲突和矛盾。”

中国的经验值得探索和学习。“我们花了三年时间为ppp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模式、行为规范和推广路径。目前,项目库中有11000个项目,总投资13.5万亿元。其中,已有1350多个项目落地,2.2万亿元的投资得到确认。”刘伟介绍说,2014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集中发布了一系列ppp政策文件,以促进和指导ppp项目的实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他也警告不要将购买力平价变成政府债务。如果项目运作不当,合同将无法执行,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政府债务。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在法治框架下稳步推进ppp改革。他还解释说,中国政府并不将ppp视为政府短期融资的解决方案,而是将其提升为服务结构改革,并因此引入了三项改革,包括政府行政改革和取消项目审批管理。让市场选择项目;金融体制改革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的宣言;投融资改革扩大了政府通过股权做事的能力。

标题:财政政策:须考虑建立中长期规划和预算框架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