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8字,读完约7分钟
[结果发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开局良好。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普遍认可的基础上,能源应作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重点。应精心培育和利用能源资源,将其作为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进而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的基石。因此,我们应从战略全局的角度看待能源问题,围绕能源开展政策规划、基础设施、制度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合作,寻求共赢。
能源资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载体
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发达的丝绸贸易。以丝绸为媒介,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人员往来,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促进了生产力的相互促进和文明的广泛传播。在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一个切入点和载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发布后沿线国家的反应水平来看,大多数国家同意并接受“一带一路”倡议,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和项目落地。因此,只有建立具体的产业支持,给当地经济带来真正的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只有找到“一带一路”的真正内涵,早期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才能有明确的承载和服务对象,才能充分发挥已有的功能,确保“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建设。
目前,能源等商品可以作为这一载体,成为新时期建设“一带一路”的“新丝绸”。能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品种。沿线国家在这一领域达成了最高程度的一致,对长期稳定的合作有着最强烈的愿望和基础。“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是能源的主要贸易国,能源是主导因素、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由于能源资源产业链条较长,对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形成巨大的溢出效应,也将促进各国在宏观政策、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因此,应该围绕能源资源展开一些必要的规划安排。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新机遇
亚洲拥有世界上主要的能源供应国和消费国。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流动已逐渐成为国际能源的主流。供需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能源合作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共同需求。
近年来,全球能源和其他商品市场的变化为促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从两年前每桶100多美元的高点向下震荡,今年初跌至约30美元的低点。目前,美元汇率已反弹至50美元左右,呈现出触底企稳的总体趋势。据估计,未来将在40至60美元之间波动。天然气、铁矿石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趋势与原油基本相似。因此,大多数能源和资源国家的经济正在衰退,财政状况也在恶化。国内政治局势也受到很大影响。他们渴望在这种支持下稳定能源和资源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当价格高时,国际商品进入卖方市场,供应商缺乏与外国合作的热情。现在市场已经向买家倾斜,他们寻求外国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加了。在经历了市场的剧烈波动后,供需双方都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希望有一个合理、稳定、可预测的价格趋势和一个双方利益平衡的供求关系。这些因素为推动“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
提升沿线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开展能源资源产品深加工。西亚的石油、中亚的天然气和铀、南亚的铁和铜以及东南亚的天然橡胶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目前,能源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未来产业必然转向深加工。东亚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化。他们在石化、冶金等行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商业化经验,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和资源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扩大工业辐射,发展能源相关产业。利用能源价格下降的机遇,根据水资源、环境等条件,借鉴成熟的国际经验,适度发展氧化铝、多晶硅、焦炭、炼钢等高负荷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本地区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合作开拓能源资源服务业的新市场,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
积极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一带一路”地区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目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于成熟,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应抓住这一机遇,创造低碳经济增长点,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
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水平。加强油气基础设施投资,扩大中国、俄罗斯、中亚和海湾地区国家的油气合作和管道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油气管道。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在双边电力贸易基础上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统一电网,为区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通过能源资源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全面合作。
由能源和资源政策交流牵头,将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沿线国家的参与。能源可以提供试点测试和示范。通过推动具体项目,敦促各国政府就宏观政策和发展计划进行沟通和协调。
在能源商品贸易的基础上,沿线国家的经贸水平将全面提高。通过挖掘传统初级产品的贸易潜力,我们将扩大能源和资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并刺激商品贸易的反弹。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各种能源和资源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善物流和运输网络,培育统一的区域市场。
通过能源资源产品交易,进一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规模。国际商品结算货币的多样化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的风险。“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将为本币结算和货币兑换创造大量需求,从而推动沿线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快。
通过能源资源项目建设,促进产能国际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建设是新的需求增长点,可以为产能合作提供新的市场,也是国际制造业合作的重点领域。抓住和开发这个新市场将为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争取时间,这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和促进人民就业。
我们将通过谈判和签署能源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和贸易体制安排的发展和完善。能源资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监管内容。积累这一领域的成功做法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体系规则方面的影响力。
建立亚洲能源伙伴关系实现“四个稳定”
当前,在能源价格不稳定和世界能源分配格局调整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快在亚洲(或“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建立以“供需合作、互利发展”为目标的能源伙伴关系,实现四个“稳定”:通过建立稳定的供需谈判关系,形成对价格和市场的稳定预期。 从而促进供需双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世界能源和商品市场中发挥稳定作用。
在亚洲国家或“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建立部长级对话机制,开展政策交流和协调,加深理解,为能源和资源合作创造必要的共识协议和政策环境。建立亚洲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提高亚洲国家能源资源产品的定价能力,推动供需双方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稳定机制。我们将组织一系列关于油气、电力、新能源、金属矿产、农产品等问题的国际经贸投资对话,为亚洲国家间的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和信息共享搭建平台。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应在现有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中促进能源和资源领域的务实合作。例如,在中亚,上海合作组织可以用来促进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贸易和深加工。在中东的阿拉伯地区,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平台可以用来深化石油资源、化学生产能力和双向投资的合作与发展。在东南亚,中国和东盟之间的“10+1”机制可用于在南中国海开展电力供应发展、电网互联、能源运输合作和共同开发的探索。
职责:周秋田
标题:“一带一路”:用能源促进双赢发展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