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36字,读完约14分钟
原始故事fm故事fm
今天的故事讲述者叫黄卓才。 他是暨南大学华语系的退休教授,目前从事华侨研究学术工作。 他几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但从识字之日开始,一直在穿越重洋的家书中试着拼凑父亲的人生。
黄卓才的父亲叫黄宝世,广东台山人,20多岁和亲戚一起去古巴谋生,从1925年到1975年,他在古巴度过了人生的50年。
在这期间,他在20世纪30年代只回国过一次。 也就是说,那时生了儿子黄卓才。 几个月后,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人的飞机也出现在台山上空,黄宝世不得不赶回古巴。
之后的几十年里,直到父亲去世,黄卓才已经没有机会见到父亲了,但他们之间有家人的来信,互相交流,关心,建立了特别深厚的父子情谊。
■黄宝世家书
-1-
出发去古巴
我父亲叫黄宝世。 他出生于1898年,1975年死于古巴。
他很帅气,端庄美眉,用我们家乡的话叫他“漂亮的孩子”。
他出生在补习班老师的家庭,有四个兄弟和两个姐妹。 因为家里很穷,他14岁左右出来做小货郎。 一个扁担挑着两个竹罗,过村子,过村子,过胡同去卖东西。
■黄宝世先生
我们的家乡是有名的华侨乡台山,但台山去古巴的人特别多,据资料显示,古巴华侨中有45%是台山人。
我父亲1925年去了古巴。 那个时代古巴的经济状况非常好,可以说迅速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顶峰。 祖父是古巴回国者,带着钱回来了。 我父亲也建议我去古巴,说“古巴比美国好”。
父亲最初在古巴担任理发师,后来在西班牙人家里担任管家,期间学习西班牙语,几乎可以和当地人顺利交流。 这项工作给他第一桶钱,他用这些钱开了自己的杂货店,这干了几十年。
■黄宝世和他的店是在1936年或1937年拍摄的。
-2-
回国生子
从中国到古巴的第一批大规模移民始于1847年。 清朝光绪年间,有向古巴派遣大臣调查当地华工的情况的记录。 1870年,古巴政府宣布废除华工合同,许多中国人获得自由,在古巴开始做生意。
随着美国排华法的颁布,古巴的中国移民更多,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人。 到了20世纪初,中国政局动荡,人民生活贫困,许多广东人被亲戚朋友带到古巴谋生。 黄宝世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从中国到古巴不简单,也有风险。 很多人坐船去。 航海需要三四个月。 需要费用。 对健康也是一大挑战。 不是所有人都能撑到登陆的那天。 所以对当时的黄宝世来说,回国是一件奢侈而危险的事件。
我父亲是1925年去的古巴,直到1937年才回来。
他这次回来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个和妈妈一起生了我,得到了中年孩子,很开心。 二是在家乡盖了房子。 一座两层的小建筑物。 虽然不大,但是建得很漂亮,至今还留得很漂亮。
■黄宝世于1937年回国时自行设计建造这所房子,中立者为说话者黄卓才。
妈妈总是说他们生我不容易。 当时她是中年人,生产那天找不到分娩的医生,最后父亲生了孩子。
我出生后,父亲很高兴。 我每天带你去村口看列车。 那时,我们从台山到江门有铁路。 华侨建设的股票铁路。 列车每天经过我们村。 所以,爸爸每天抱着我去看列车。 列车叫了,我很高兴。 父亲也很高兴。
那时我才几个月,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每次和大家谈论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我都会说:“那几个月是你最幸福的一天。 "。
-3-
父亲寄回家的信
当时交通不便,连电话都没有。 我和妈妈在广东。 父亲在万里之外的古巴。 我们之间只能用书信交流。
我父亲是个非常珍惜家的人,他非常频繁地写信回家,询问家的情况。 小时候我不会写信,给妈妈回信,后来我会写信了,妈妈叫我写。 以前保存了100多封父亲的信,后来搬了好几次家,现在能找到的就40多封了。
■1957年12月的信
这40多封书中最早的一封是1952年4月28日写的。
收到信,收到一切,不要读。
知道汝春天要考中学,排在廿六,入学读书,听新闻之余,无限安慰。 我之前的信已经详细叙述过了,一进学校读书,就知道读书人的立场,要深造以上,这是为了读书人的本色。
关于钱的用途,要经常慎重。 情况汝母亲在家身体多病,如果得到时间许可,有时必须回家照顾。
他的这封信中对我最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有两件。 我记得一辈子。 一个是怎么读书,我喜欢跟着他的指导,一直读书,可以认真读书。 我认为我以后能成为教授和父亲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二是金钱的处理和录用。 他在钱方面会支持我,但会教我做得很好,节约使用。
从我少年的时候开始,父亲就把我当朋友一样对待。 他被西方观念淋湿,我们之间的信对话很平等。
在一封信里,父亲叫我“你”,但广东人其实很少用“你”这个词。 我小时候以为父亲用了错字,但多年后,我把父亲家的信写成了书。 出版社总是说:“这个你的字最好。 除了父亲和儿子的平等,他还认为他是应该尊敬你的人。 "。
-4-
父亲在古巴的生活
■黄宝世寄给儿子的大萨瓜市的照片
我父亲住在大萨瓜市,在古巴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也是中部的农业、工业、交通中心。 最高峰时期,这个城市住着7000多名华侨。
前几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大萨瓜市寻根,找到了父亲当年开的店的老地方。 古巴人看见我们来,孩子和大人都围着。
其中有两个骑自行车路过的老人,听到我们说父亲的西班牙语名字fernando就停下来了,他们小时候经常来父亲店里买糖,父亲很好。 让他们先拿来,有钱后付钱。
我问他。 “父亲在这里有房子吗? 你有女朋友吗? “几十年离家出走了,很多华侨在当地都有别的房子。 他对我说:“你爸爸是比较高尚的人,他是中华会馆的主席,他不能这么做。 "。
■黄宝世的子孙仰望大沙华中华会馆
大致在我父亲三四十岁的时候,他被选为中华会馆的主席,一直干到他死,他的威信很高。 他非常乐意帮助我。 除了帮助华侨,如果失业者和当地朋友依赖他,他会向他们打招呼。
我在古巴访问了父亲继子的子孙。 我父亲的继子从小跟着我父亲生活,长大后在我父亲的店里帮忙,直到1958年参加革命。 后来他牺牲了,古巴封他为烈士。
■这张照片是1958年拍摄的。 中立者是黄宝世,有义子兄弟。
他继子家很穷,兄弟姐妹很多,我父亲一直照顾着这个家庭。
当时,这个家族的第三代后代特别来见我们,“你爸爸给了我们特别的照顾。 每个星期天给我家做饭。 平时没钱,他也给钱。 然后我出生的时候,他给我买了金链子。 我一直记得。 "。
-5-
古巴革命后
1959年1月1日中午,革命家格瓦拉率领一支纵队攻占了黄宝世外人居住地的省城克拉拉,当天晚上卡斯特罗率领军队进攻圣地亚哥,宣布古巴革命胜利。
古巴革命在1959年取得了胜利,而刚开始古巴的华侨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 因为像古巴和南美这样的小国经常发生政变,华侨们做生意。
但是后来的一系列政策开始使他们的生意和生活变得困难。
1959年4月,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经济不够。 我虽然老了,但是日常抽两顿饭。 到了祖国,这样下去没有生产,会成为问题……我知道从古巴回国的费用。 统计是一千二百元……我认识的很多华侨老了有龙钟。 堆着三千元,不敢移动。 我明白那件事。
黄宝世1960年送给儿子的瑞士手表在广东华侨博物馆。
我父亲是中华会馆的主席,负责华侨工作,对古巴政府有很大帮助,所以政府也照顾他,直到1968年国有化运动的最后阶段没收了他的店。
当时他70岁了被迫退休,一个月只有2美元以上的退休金,生活不容易。 公家一个月配几斤米,几个鸡蛋,糖,一斤油给他,显然很难维持生活。 他只能去黑市买必要的生活资料。
1968年,我结婚了。 家里的生活也很难。 在文革中我的工资降到了20元。 这是足够一个人吃饭的钱,但妻子48.5元的工资也分给了同样生活困难的老家。
父亲在生活艰苦的情况下,还是想给家里寄钱,每年寄100美元到200美元以上的古巴美元。 那时人民币对古巴美元的汇率很高,因为父亲寄回的海外汇款,家里的孩子不能喝西北风。
但是我很不安,问:“爸爸,你还能把钱还回来吗? “他说:“我已经没多少钱了。 “到了最后一封信,“我现在只有1000多元。 "。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 是这么爱国,爱家乡,爱家人,爱亲人的华侨,最后就是这样的状况。
■ 1965年黄宝世
-6-
文革中父亲的鼓励
文革的时候,我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教书,才20岁,戴着学术权威的帽子悲观地度过了。
我只能偷偷给父亲写信。 不会写的时候让妻子写。 他觉得我有困难,所以写信安慰我,鼓励我。
2月15日来信了。 夹着孙雅粉丝近照,收到过。 不要读。 孩子健康可爱,感到无限欢乐。
谈谈你现在的状况和境遇,不要太悲观……你的夫妇有才能学识,随时有机会处理你的生活。
你知道外面的生活程度非常高。 挣了一千几百元的工资,按月算,也没什么。 我在海外待了几十年,所得比较彻底。 你在祖国,妻子深夜见面是多么开心? 总之通俗地说,在家一千天是好的。 外出总是很难。
■航空邮件信封
那时我总是胡思乱想。 我想我不能当老师吧。 那么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可以理发。 我可以给别人理发吗? 我能拍照片。 我可以打开照相馆吗? 我也可以修鞋。 塑料鞋用火烤,可以修好它。 那么,我还饿不死。
我甚至会考虑能不能去古巴。 给父亲写信说:“我可以以继承产业为理由去古巴吗? “他说不可能。 什么样的产业等待着我的继承呢?
没有希望,只能慢慢度过。
-7-
他终究没有回来
到了1970年,父亲到了古希之年。 但是,由于从1966年开始中古关系持续恶化,黄宝世回国的道路变得非常困难。
他在1970年的家书上说:“我今年太高了,能预料到能不能达到回国的目的。 “但是为了安慰儿子,这几年他几乎所有寄回的信都结束了,”我现在很好。 不要读得太远”。
■黄宝世1971年在大沙华中华会馆拍摄
当时我自己也说“泥菩萨过河”,但在国内听到古巴华侨回国的方法,进行了手续和说明。 除此之外,父亲在古巴也奔波,在中华会馆等待回国的名额,最终还是要找朋友,寻求照顾。
但是没有结果,父亲一直没回来。
其实,他本来就有回国的机会。 中国货船从古巴回来时是空船,古巴除了糖以外的物资也不能运送,所以这个时候床是空的,中华会馆安排华侨免费坐船回国。
那时想回国的人很多,需要排队。 有一次我问过成功回国的华侨。 “父亲为什么不回来? "。
他说:“他想回去,但人品很高。 每次排队,他都说身体好,让身体不好的爷爷先回去,他还可以等。 "。
父亲在1974年的信中这样写道。
卓才吾子,前后两封信来了,请不要读。 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回答,事情太老了,精神太差,执笔就像负重……
我失业快六年了,收入与支出不相称,余额不过一千二百元。 坚持了很长时间才容易使用。 关于老侨,我对月球前没有看到一半的出口感到失望。
有些亲属从香港和美国支付美元和机票,回国事件也不容易。 你必须至少等两三年再按顺序来。
教育孩子长大,自然有路。
我现在很好,不要读得太远。
他觉得身体很好,其实我们知道他一直高血压,古巴医药资源不足,控制不好。 毕竟是因为这次事故。
1975年,我父亲死于脑溢血,死于古巴。
■ 1974年黄宝世
1975年,黄卓才收到父亲的最后一封信。 据信,76岁的黄宝世还在为海外汇款和回国而奔走。 信的最后还是对那句话很熟悉,“我现在身体很结实,不要读得太远”。 但是两个月后,他收到父亲的好朋友的来信,说他父亲于1975年6月2日在古巴的大萨瓜死于脑溢血。
父亲结果没有回来。 儿子终究没能见到父亲。
黄宝世本来以为他会回来的。 1937年回国时,他告诉黄卓才的母亲,已经去了十年、八年,赚了更多的钱回来了。 他有两个理想。 一是为现代化做大规模养鸡,另一是开采家乡山上的金矿。
遗憾的是这些理想没有实现,他努力地谋生。
他是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浪潮中,在加勒比海遥远的国家度过了人生的50年,直到妻子去世,儿子长大了,儿子也成为了父亲。
—————————。
■记述黄宝世家书故事的“鸿雁飞加勒比”
听今天的节目,如果对黄宝世和黄卓才父子的深刻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在黄卓才著作的《鸿雁飞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一书中阅读更详细的复印件。
封面图和源图像没有明确记载
一切由说话者提供
搜索过去的故事
staff
说话者|黄卓才
播音员| @寇爱哲
制片人|刘逗
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
文案|刘逗刘艺
运营|次辰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彭寒(片头曲)
02. blue moon - joe pass (家书)
03. future in valley -彭寒(列车、轮船、父亲)
04. future in valley -彭寒(读书和钱)
05. jardin - gustavo santaolalla (革命)
06. blue kite main title(cover大友良英) -彭寒(国有化和学术权威)
07. future in valley -彭寒(不要读得太远)
08. cordoba,lejana y sola - paco ibáñez (片尾曲)
故事fm
用你的声音,说你的故事。
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fm |喜马拉雅
qq音乐|荔枝fm |懒人听书|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两个都可以听
原标题:“1939年,父亲去了古巴,和我离开了一生|故事fm”
阅读原文。
标题:热门:1939年,爸爸去了古巴,和我分隔两地一辈子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