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生物质加热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特点,是控制县域燃煤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发达国家广泛推广的措施。尽管前景看好,但生物质能供热在起步阶段仍面临政策、标准、产业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关于建设县域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示范工程的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探索生物质供热的途径,生物质供热有望成为清洁供热的“生力军”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县域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示范工程的通知》,要求县域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示范工程应在9月15日前申报,新的示范工程应先审批,确保示范工程能享受各地清洁供热支持政策,建成后先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专家表示,总体而言,生物质加热有望成为清洁加热的“生力军”,市场潜力巨大。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在中国北方推广冬季清洁供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及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北方群众对冬季的温暖以及雾霾能否减少。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密集分布、区域用电负荷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区无法实现集中供热,分散的燃煤小锅炉和小炉灶被广泛用于供热。这种加热方式往往使用价格低廉但含硫量高的散煤,加热效果差,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生物质加热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特点,是控制县域燃煤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发达国家广泛推广的措施。根据欧洲生物量协会发布的2016年年度统计报告,用于电力和热能的可再生能源份额在短短10年内几乎翻了一番,部分原因是生物能源的强劲扩张,生物能源广泛用于热电厂、城市集中供热厂和现代家庭炉灶。

据了解,我国生物质供热主要是以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为基础,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成型燃料来产生热量。自2014年以来,国家能源局采取试点和示范方式,积极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的规模和产业化。2015年,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组织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100个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县级城镇,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年利润消耗约为800万吨。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势不可挡,生物质加热正面临良好的形势。”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奇表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加热技术和运行模式基本成熟,成型燃料专用锅炉等设备的制造已经规模化,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也比较好,因此替代燃煤加热是可能的。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对于生物质加热的前景,吉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灏认为,首先,中国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的用量还不到10%;其次,中国的供热市场足够大;此外,简单供热正转向热电联产,特别是在工业园区,这已显示出多联产模式,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性。

尽管前景看好,但生物质能供热在起步阶段仍面临政策、标准、产业体系等方面的问题。首先,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利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的文件和法规。北京、南宁、深圳、佛山等地已出台文件禁止或限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许多地方也持反对和抵制态度;其次,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缺乏与其自身清洁和环保特性相适应的特殊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与燃煤锅炉相同,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第三,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运输、储存和供应体系,收集、储存和运输效率低,难以满足大规模利用的需要;第四,补贴政策不完善。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补贴支持应从支持前端成型燃料生产转向终端锅炉的清洁燃烧。

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国家能源局推动了示范项目的建设,以进一步探索生物质加热的方式。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首先是将发展生物质能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纳入环境保护战略,明确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定位和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产业体系,研究建立专业化的原料收集体系和运行机制,引进生物质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将生物质加热纳入能源行业管理,建立优惠利用机制和高效管理体系,出台末端补贴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实习生侯

标题:生物质供热有望成清洁供暖“生力军”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