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3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发布的数据,7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162.9万亿元,同比增长9.2%,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和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55亿元,同比增加3619亿元。
统计显示,7月底m2增速创下新低,并继续保持此前的低速增长趋势。“没有必要过于担心m2创纪录的低增长率。随着金融去杠杆效应的出现,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将会增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金融去杠杆化效应逐渐显现,银行间业务增速放缓,货币衍生产品效应减弱。因此,m2增速连续三个月低于10%,本月创下9.2%的历史新低。
m2的持续低增长率也应考虑季节性因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济解释说,7月份信贷较上月减少了7092亿元,纳税使财政存款增加了1.16万亿元,这两个因素共同拖累了7月份m2的增长率。
7月底,新的信贷数据较上月大幅下降。专家认为,新的贷款数据不能简单地与上月相比。信贷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很大,每年6月是信贷增长的“大月份”。7月份新增贷款通常在6月份大幅扩张后出现季节性下降。因此,考虑到季节性因素,今年7月份的信贷增长并不疲软。
与去年7月相比,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实际上超出了市场预期。“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比2014年至2016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000亿元。”文彬解释说,这表明银行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增加了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
另一个焦点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少于抵押贷款。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544亿元,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32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低于居民贷款,并不意味着当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弱于居民。”陈济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少于抵押贷款,因为7月份地方债券互换规模明显大于前几个月,7月份的置换规模可能占到今年置换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企业信贷的偿债影响可能达到2000多亿元。7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难以大幅下降,主要受居民购房偏好和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偏好的影响。
CICC分析师认为,7月份的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即在季度末出现异常变化后,一些变量会在季度初发生反向变化,导致数据波动,因此不可能仅从月度数据的波动中得出结论。剔除一些异常波动因素,金融数据没有超出正常范围,不会引发货币政策调整。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和中性。陈济表示,进入第三季度后,市场流动性补充和套期保值是及时和适当的。为了防止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升,以及受其传导影响的信贷利率上升,央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流动性和利率稳定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
(编者:梁
标题:7月广义货币同比增长9.2% 季节性因素致信贷回落M2再创新低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