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5字,读完约3分钟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求结构不匹配一直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农村金融供给的可持续增长,但在农村地区,融资仍然困难且昂贵。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存在严重的不平等,需求方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获得信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些涉农金融机构面对需求主体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已经成为解决供需错位的障碍。
笔者在调查乡镇时,经常听到一些农业企业的代表说,他们得到了某银行的大力信贷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发放贷款的银行的代表,他们也自豪地谈论如何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以及肖伟。人们觉得,没有这些银行的“恩惠”,这些实体就没有发展的可能,当被问及银行的利润时,它们几乎总是能赚很多钱。从业务关系的角度来看,获得贷款的主体是银行贡献利润的来源,银行应该是银行的“上帝”,但另一方面,银行往往成为这些客户的主人。为什么?
从县域层面来看,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实体,在本地区基本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们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其他银行机构受自身权限和合规要求的限制,其信贷比例不会很高。由于这种“一枝独秀”局面的存在,它不仅代表着纯粹的商业银行机构,还代表着各种金融利息补贴、再融资的配置和金融供给主导力的相对集中。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的市场环境还没有达到有序、充分的市场竞争状态。同时,从需求方来看,它相对分散,不能形成一个集中的交易协商主体。在信贷交易中,它的弱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风险是银行无形的“潜意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供需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银行机构往往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强势供应商有两种倾向,一是追求高利润,特别是其主导定价权,导致融资成本高;二是“太穷爱富”将越来越严重,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在调查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生产经营规模大的主体,银行非常紧张,但这些主体往往不需要银行贷款那么多,他们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滚动使用自有资金。然而,一些非常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主体积累有限,因为他们还处于创业的初级阶段,所以获得信贷的机会不高。在对部分农村企业家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他们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成本普遍较高,而且他们的资金比例大多不到10%。简而言之,与他们的资本需求相比,这个比例只是九牛一毛。
“居高临下”的金融服务也将导致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如今,私人借贷和非正式融资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当他们需要资金时,往往不愿意去找银行。根本原因是两党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一个表现是,如果你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复杂的手续对许多人来说是禁止的。经济越不发达,情况就越严重。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合法需求,导致需求方选择更便捷的方式获取贷款资金,这种方式带来的风险和金融稳定性往往很严重。
农村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三农”和小微,而这些被服务的主体大多是相对弱势的群体,这就要求供给方“放低”自己的态度。“居高临下”的反面是“抬头”。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当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说话时,他们经常需要蹲下,直视对方。这种沟通效果是最好的。肢体语言的这种差异实际上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与农业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以“迎头”的态度面对需求方,并知道如何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金融工作。
标题:多“平视” 少“居高临下”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