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史灵:在古代,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夜市悄然出现。从“夜市桥边的火”到“灯火辉煌的夜市”,这不是古人生活的唯一选择。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晚上的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城市,统计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晚上,因此“夜间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不久前,天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夜间天津市”,相信与此背景有关。
刘冬梅:夜间经济是基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它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经济曾经被认为是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意识到,夜间经济反映了城市的繁荣、文化积累和心理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这座城市活力和吸引力的晴雨表。用“人流、物流、资金流”来表达经济发展,人流就是人气。人流量大,知名度高,创造力和竞争力强。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在晚上8点或9点“人口稀少”,这不仅是经济损失,也是精神损失。
石玲:无论是反映海河景观的示范街区,还是以美食街为载体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叶筋”的建设都是以现实消费为核心。问题是,诸如“双11”坐在家里刷东西和在线综艺节目等在线娱乐的发展给线下消费和线下娱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立体娱乐模式、立体消费模式老化、人才匮乏、成本高、资金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夜间经济?
刘冬梅:激活需求需要做供给方面的功课,促进第三产业的升级,这正是夜间经济的重要功能。过度强调旧的产业结构是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而夜间经济的主体是服务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不仅是提高城市开放性和活力的过程,也是拓展和壮大服务业的过程。这对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动力意义重大,也是扩大夜间消费的必由之路。
确定有利项目和吸引公众参与是繁荣夜间经济的重要先决条件。打造“夜晚的天津城”,我们从海河夜游、天津音乐夜赏、天津夜品味、天津商品夜购等领域入手,以“去现场”、“触摸”、“有深度”为目标,打出网络无法替代的真实消费组合牌。经验是身体消耗的优势。
史玲:有人说经济依赖于白天的生产和晚上的消费。城市经济学理论还表明,现代大都市的特征之一是城市功能从生产向消费的转变。如何探索新的消费形式,如何提高消费质量,如何使夜间经济既热又健康,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刘冬梅:传统的夜间经济更多的是关于吃饭和购物。在文化和娱乐方面,他们大多局限于电影制片厂和KTV。一位朋友说,“24小时书店都有售”!这个愿望代表了人们对夜间经济的更高期望。
事实上,不仅应该在夜间经济区有24小时营业的书店,而且应该允许体育场和剧院等体育场所唱“主角”。天津正在建设一个夜间经济示范区,其中一种类型是消费型。当图书馆和博物馆启动夜间模式时,当地的“好声音”如歌剧和民间艺术将在夜间演唱空,文化“潜在股票”将成为经济“热门股票”。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城市的夜经济名片在文化的色彩被触摸和染色后会更有意义。(对话:人民日报评论员史玲,天津日报评论员刘冬梅)
人民日报(2019年1月24日,05)
(原标题:夜间经济,为城市创造新的名片(在线评论员))
职责:张嘉诚
标题:夜间经济,为城市创造新的名片
地址:http://www.ar7y.com/aelsy/2857.html